1979年2月17日。

黎明時分,當東方天際的地平線露出淡淡的魚肚白。

作爲我院進攻出發陣地的小山村依然靜悄悄。但全院官兵早已全副武裝地聚集在一個小院落裏,圍在院辦攜帶的唯一一部收音機前,臉色凝重地傾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在播放的“我外交部照會越南當局"的嚴正聲明。當我聽到播音員“中國人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的聲音時,只見小山村南面佈局方向幾下閃光劃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晨空。我怔了一下,“怎麼,要下雨啦?”可接着又傳來隆隆的聲音。這時候,我和大家一樣才恍然大悟自衛反擊開始啦!總攻開始啦!頓時,全院官兵停止了收聽廣播,沉靜的小山村頓時就沸騰起來。

在院、所領導的指揮下,全院官兵緊急集合,在10分鐘之內就攜帶揹包和武器登上了汽車。在汽車發動後未啓動的情況下,我們仍然注視着不遠的邊境上被炮火映紅的晨空。

中越戰爭終於爆發了。炮火準備持續15分鐘後,我們醫院的車隊也開始朝佈局關方向的中越邊境開進。只見馬路上的各種車輛摩肩接踵,已連成一條綠色的巨龍,不見首尾。

可是汽車在行進中總是開開停停的,每前進10~20米,就要停下10~15分鐘。這樣的速度對我們這些第一次上戰場的軍人來說,既感到納悶,又感到着急。兵貴神速,速戰速決呀!我師是突擊高平的主攻部隊,任務是穿插到越南高平市附近,切斷高平越軍通往其首都河內的交通線並消滅他們,可現在幾個鐘頭過去了,我們仍在國內邊境的公路上看風景呢?此時此刻,大家腦子裏塞滿了各種不安的問號?

"前方戰況如何?"

“我師先頭部隊到了哪裏?”

“部隊傷亡如何?”等等,無奈都找不到答案。

大約到了下午2點鐘,一支幾千人全副武裝的部隊呼嘯着從我們車隊旁邊向佈局方向急馳而去。他們中有不少人在經過我們車隊時,紛紛把揹包上的雨衣,毛毯拋向我們的車廂,原來,他們的負荷太多了,除了揹包,水壺,更重的是槍支,彈藥和手榴彈。有的肩上還扛着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

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們是我師371團的。看着邊跑步前進邊呼喊口號的371團使我們感到不安,因爲該團是我師的預備隊,他們爲什麼要跑步前進?

很快,關於前方許多不確定的消息逐漸傳到了我們的耳中:

一一247部隊(370團)和249部隊(372團)部隊已從小路穿插到了越南高平省的東溪縣,未發一槍一炮。

一一前方戰鬥受挫,上級命令248部隊(371團)火速增援。

一一爲我們穿插部隊主攻開路的兄弟師某團(126師)殲敵一個團,越方一炮兵陣地來不及撤退,被我方炮火摧毀。

一一我師先頭部隊有一火箭炮營和一坦克營已抵達高平附近,其餘部隊因道路破壞而受阻。

我們的神經隨着這一波又一波的消息弄得高度緊張。我們都知道,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誰都無法保證反擊作戰一帆風順。

剛纔,兄弟部隊的擔架隊抬着滿身血污的傷員經過我們的車隊。接着又開來好幾輛汽車,車上堆放着比我們先走一步的陣亡官兵。第一次見到大量的傷亡戰友,我們都感到非常悲痛,也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根據前方的報告,因爲越軍爲了阻止我軍的快速前進,把班翁水庫給炸燬了。所以造成了水障區,使我們整個大部隊的車隊根本根本無法前進。

18日中午12時差10分。我們醫院的車隊花了5個多鐘頭的時間通過了佈局關口,停在離關口僅100多米的越南境內。

從車上向外看去,我們正處在一個比較狹窄的山坳內,周圍山峯起伏,中間一條約2米寬被我軍坦克、裝甲車碾壓的牛車路延伸而去,消失在遠遠的山旮旯內。路兩旁有我們很多的戰士正在緊張地修築公路。經瞭解,他們都是剛剛從南京軍區調來的工兵。不遠的山根下的草叢中,還有不少邊防團的戰士在搜索可能隱藏的越軍,以確保大部隊的安全。

離我們車隊約200米的地方有個小村莊,可見2、3棟房子,其中一棟房子的屋頂上有個大窟窿,估計是被我方炮火炸壞的。山坡上,田野裏有幾頭牛在喫草,還有幾頭豬在安閒地覓食,它們似乎與身邊發生的戰事毫無關係。

修路的戰友告訴我們,該小村莊裏原駐紮着敵軍一個連,其中有一個女兵排。昨天我軍炮火攻擊時,他們全部分散鑽進周圍的山洞裏去了。

出於好奇,軍醫汪初球和幾名戰友邊搜索邊闖進了越軍的駐地,只見這兩房一廳磚土混合結構的房子非常破舊,室內亂七八糟,地上到處是丟棄的碗筷,鏡子,男女衣服,子彈和垃圾。臥室的牆上還貼了幾張破舊的西洋女畫,由此可見,敵方地方部隊的待遇,作風和內務管理是比較差的。

這時軍醫汪初球等人剛從敵人的駐地回來。孔繁連院長就向我們傳達了上級的電報指示,上級要求我院派出一支醫療救護分隊,火速趕往高平前線,靠前實施救護,其餘人員仍然就地待命。

醫院黨委當即決定,由王世奇副院長帶隊,從二所抽調了楊文新所長、張立春副所長、吳鏡波醫生、項仲江醫生、攸力醫生(女)、陳松新醫生、蘇德生排長等7名幹部,簡天貴、嚴天富、葛松旺等3名衛生員組成一支精幹的野戰醫療救護分隊。時間就是生命,救護分隊在很短的時間內攜帶好了野戰醫療裝備,迅速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以外。

(未完待續)

本文由朱英口述,周強撰寫,未經作者本人及“這纔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