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飯和春晚是我們大年夜的必備,沒有團圓飯,感受不到家人的團聚,沒有春晚感受不到節日的歡慶。那麼你知道中國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是在什麼時候舉行的嗎?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開始騰飛,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早在1979年的時候,中央政府就曾經組織過聯歡晚會,但是這是小型的黨政人員的聯歡,並沒有向全國人民播告。1983年的時候,第一次以電視的形式與全國人民歡度春節,中國春晚的歷史正式誕生了。

這一年春晚是由著名的導演黃一鶴和鄧在軍一起策劃的,由於對大型演出經驗的不足,我們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嘗試。所以在主持人的選擇上面,沒有過多的專注於到底應該怎樣主持,而是選擇了當時很火的人作爲主持人,其中馬季和姜昆就是絕對的主角,之後面才形成了專門有主持人的晚會,主持人不再是由演員代替。

由於第一次舉辦春節聯歡晚會,舉辦會議的經驗不足,再加上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國家的專業演員也不是特別多,因此一樣的演員表演多個節目,成爲這一臺晚會的絕對特色。

馬季是這一臺晚會的絕對主角,馬季不僅僅是主持人,要介紹節目的流程。同時馬季也是重要表演者,他一個人就表演了三組相聲,基本上一人就撐起了這次晚會的語言表演類節目。

李谷一歌唱的鄉戀,優美的歌聲,動人的歌詞,一下子勾起全國人民對於故鄉的懷念,對於故土的留念。李谷一的歌聲深入人心,具有調動性。因此,李谷一成爲了那一個時代最紅的明星,鄉戀成爲那個時代最好聽的歌曲。李谷一作爲第一個參加晚會的歌星,之後名聲大噪,她的名氣響徹中國大地,她受到了億萬人民的喜愛。

這一屆春晚還有一個突出特徵,就是導演盡最大的能力,把當時所涉及到的全部文藝形式都搬上電視。既有馬季等人的相聲,也有李谷一等人的歌聲。除此以外,就是中國的國粹京劇也走上了舞臺,可以說,這一屆春晚是有史以來京劇表演數目最多的春晚,一共有三場京劇。其中李維康的《霸王別姬》最受歡迎,鏗鏘有力的唱腔,雅俗共賞的唱詞,身臨其境地把人帶入到項羽的內心世界。

這一屆春晚還有一個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的作品就是啞劇。嚴順開主演的阿Q的獨白,沒有一句臺詞,卻生動形象地把阿Q的形象向觀衆們展示出來,用中國的卓別林來形容他一點兒都不過分。

1983年的春晚,開創了很多模式,對之後的春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在主持人的使用上,節目形式的多樣性方面等。同時也形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每當大年夜的時候,我們都圍坐在一起,享受着這一視覺盛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