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日暖風和,綠樹成蔭,生機勃勃。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首都北京,舉世矚目。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即將開幕,經過統一健康檢查後,住津全國政協委員搭乘京津城際動車,踏上了奔赴北京的路程,履行職責,共襄盛會。如何做好疫情這一道“加試題”、如何跑出中國減貧的“加速度”、如何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記者通過電話連線採訪了部分委員,在言談話語之間感受着他們即將出席這次“特殊”兩會的期盼之情,體味着他們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召開的全國兩會,一定會在歷史記載中留下濃重的一筆。越是在特殊時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就越需要進一步加強。相信大會定能獲得圓滿成功。”全國政協委員、天津美術館副館長盧永琇說。

越在特殊時刻,越要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承載着萬衆期盼,肩負着重大使命,滿懷信心和希望,我們來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

19日下午,3點40分,住天津全國政協委員登上開往北京的動車。車廂裏,委員們或聊着工作生活,或討論着要撰寫的提案。坐在我旁邊的石玉穎委員,拿出了電腦開始辦公,批改文件。一會兒,他的手機又響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他的指導下解決了。“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如石委員這樣在赴京開會的路上仍要辦公的委員不知有多少呢。

天津市政協主席盛茂林不但要準備好自己的提案,還關心着住津的其他全國政協委員。他在赴京的列車上與委員們談學習聊建議,叮囑委員認真開好大會。旅途實在短暫,列車停靠北京站臺,剛剛見面的委員又隨着工作人員分散開來到各自的駐地。

到了駐地,報到入住。這次文藝界別住在北京會議中心。我靜下來先整理整理會議發的資料,連忙認真閱讀。一篇篇真知灼見,一段段精彩觀點,記錄着委員們的擔當作爲,承載着委員們的家國情懷。

接下來在準備提案的時候,我在想:越是在特殊時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就越需要進一步加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特殊背景下召開的兩會,一定會在歷史記載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博物館研究館員、天津美術館副館長盧永琇

天津博物館研究館員、天津美術館副館長盧永琇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左二)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美術館副館長盧永琇時刻關注着疫情防控工作,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作爲文博行業一員,她準備一份關於建立青少年防災防疫博物館的提案。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博物館紛紛閉館,但閉館不停服務,博物館靈活利用網絡各種手段,充分發揮博物館文化展覽作爲精神文化產品在傳播知識、解讀文化、弘揚精神方面的積極作用。”盧永琇告訴記者。

盧永琇說,中國各類博物館不僅是中國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見證者和參與者。3月15日,國家文物局發出《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見證物徵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隨後,全國各地省市博物館相繼向社會發出征集令,徵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類物證。

全國博物館系統狠抓防控、主動應對,網上展覽、網上文物數據庫、網上直播導覽、網上教育課程等爲代表的文博領域實現在線文化資源共享,受到了人民羣衆的普遍歡迎。據統計,全國博物館推出2000餘項線上展覽,總瀏覽量超過50億人次。博物館對紓解疫情中人們焦慮心情,在增強大衆知識文化普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備案博物館達5535家,但缺乏關於公共衛生防疫和安全防災的博物館。爲此,盧永琇建議,國家減災中心應建立青少年防災防疫博物館。

盧永琇認爲,建立博物館後,應舉辦常設展覽和臨時展覽,做好防災防疫宣傳。每年5月12日是防災減災日,在這前後應舉辦相關展覽和活動,在全國各地巡展,擴大防災防疫的宣傳效果,並且應組織各地的中小學,每年舉辦防災演習,宣傳自救知識,減輕災害的損失。

盧永琇進一步補充道,舉辦防災防疫展覽內容其實可以非常豐富,以倫敦科學博物館的展覽爲例,他們的專題展覽“超級細菌:爲我們的生命而戰”,以抗生素濫用爲主題,通過微觀世界、人類社會、全球視野三個部分,爲人們展示了“超級細菌”的發現和演變過程,以及對人類的威脅,提升大衆對抗生素等一些藥物的認識和理解,呼籲人們在自身層面上採取行動、抗擊超級細菌。展覽策展人很好的運用博物館展覽語彙,將目標、內容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在傳播知識與實際生活中找到連接點,從社會“可怕又致命的超級細菌”這一熱議話題切入,用科學、可信的方式給與解答。

文章綜合人民政協網、國家文物局

編輯:媒體中心 郭慶麗

監製:黨委副書記 張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