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她把生活过成了诗,而她将诗还原于生活!

一部《红楼梦》写满了诗情画意,书中最诗意的女孩子非林黛玉莫属。写诗、读诗是林黛玉的常态生活,连廊前的鹦鹉都学会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诗句,其吁嗟音韵竟大似林黛玉之态,一只鹦鹉透露了林黛玉的日常生活状态。

春天的大观园草长莺飞,落花缤纷,女孩子们嬉戏玩闹,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系在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满园里绣带飘颻,花枝招展。可是林黛玉却悄悄的一个人携了把花锄去葬花。这样的雅景雅事可是寻常女孩能想出来的吗?葬花也倒罢了,还写出了一首千古绝唱《葬花吟》,读之令人痛断肝肠。

林黛玉的喜怒哀乐都化作了一首首诗稿,她活在诗歌的世界里,用诗歌来慰藉孤独的灵魂,排解无边的烦忧。

燕瘦环肥,各具其妙。在《红楼梦》里能够和林黛玉相提并论的只有薛宝钗了,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薛宝钗在大观园诗社里也是佳作不断,数次夺魁。但是薛宝钗却不以诗歌为能事,认为这些只是日常消遣罢了。

探春理家彰显了女孩子的管理才能,由薛宝钗和李纨协助探春。贾探春因想着开源节流,将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承包给下人婆子们管理,这样不但花草有专人打理,还能有所收益。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原来该文第一句便是“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

宝钗还开探春的玩笑,说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李纨说大家都在讨论如何管理家政,你们两个倒对谈起学问来了。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这似乎可以看作宝钗的座右铭了。宝钗出身于商贾之家,熟谙世道人心,虽然也是博学多才,但她并非读死书之人,而是能够活学活用,将诗文书籍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该回目便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贾探春锐意改革,而薛宝钗则全力辅弼,她说“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因此还要给那些不管事的婆子们一些好处,使她们不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我们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冰雪聪明,学问渊博的女孩子,但是林黛玉始终不愿意放下高贵的灵魂,她理解生活但却不愿意去做生活的顺民,她活在诗歌的世界里怡然自乐。而薛宝钗所学即所用,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诗歌只是她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的工具,如她所言“用学问提点生活”。

因此,林黛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仙姝,而薛宝钗则是活在市井红尘的“山中高士”。虽然我们更喜欢林黛玉的真诚、真实,但是薛宝钗的确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希望活成的样子,游刃有余于现实生活而不失美丽高雅。

往期回顾:

金钏投井,坠儿被逐,而同样犯了两次错误的她却安然无恙!

红楼女孩的花语,平儿和香菱结缘于一枝并蒂蕙!

这些诗家喻户晓作者却早被遗忘,每句背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你能想象吗?《水浒传》里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竟然喜欢簪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