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预见未来,做好当下,便是心安。

1986年,美国宇航局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这是他们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

在发射之前,7名宇航员信心满满走向飞机,向同事热情挥手,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们最好的一张照片。当天在1000多人的现场见证下,挑战者号发射升空,但仅过73秒,机身突然爆炸,机舱中的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一、挑战者号

挑战者号在1986年的过去3年间,已安全地将46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按照原计划,挑战者号本次升空将在太空上逗留6天,并将在太空中释放一颗中继卫星。

参与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有7名:指令长迪克·斯科比、飞行员迈克·史密斯、任务专家埃里森·奥尼祖卡、朱迪·雷斯尼克和罗恩·麦克奈尔、载荷专家格雷格·贾维斯、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

那一天是1986年1月28日的早晨,星期二,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架上结着冰。

在离发射现场6.4千米的看台上,聚集了上千人观看,观众里有一群孩子,他们是来欢送老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飞上太空的。

据《美国太空史》所述,麦考利夫是从众多教师中万里挑一选出来的,她将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芙老师提问题。

当天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39,执行任务51L的挑战者号在发射前6.5秒点火,助推火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震撼着整个现场,随后航天飞机顺利上升。

发射后仅仅73秒,人们听到的却是巨大的爆炸声,在上空16600米处外挂燃料箱爆炸,机舱中的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那一张他们信心满满地走向飞机,向同事热情挥手的照片,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一面。

这次灾难性事故导致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计划被冻结了长达32个月之久。

二、事故原因

事后,事故调查人员从照片、物理和其他证据中得出结论,证明挑战者当天升空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右侧助推器底部的O型密封圈失效。

在发射后的0.678秒,一个安装在39B号垫片附近的摄像机捕捉到“一股强烈的灰色烟雾,从右固体火箭助推器后场接头附近喷射出来。”

由于低温,航天飞机旁矗立的定点通信建筑被大量冰雪覆盖。调查人员在红外摄像机中发现,右侧SRB部件尾部接缝处的温度达到零下13度。

爆炸后,两枚已卸载燃料的助推器继续向上飞行,形成Y型的轨迹。

美国航天飞机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高级工程师罗杰·博伊斯乔利,解释了O形环钢圈。

他说这些钢圈看上去很结实,很牢固,但点火之后,每个部分由于受到巨大压力,就会像气球一样被“吹”起来。这就需要在连接处采用松紧带来防止热流溢出箭体。

这个重要任务则是由两条O型的橡胶带完成,它们可以随着钢圈一起扩张,并能弥合缝隙。如果这两条橡胶带与钢圈脱离哪怕0.2秒,助推器的燃料就会发生泄漏,固体火箭助推器就会爆炸。

而挑战者号发射时,当天零下13度的气温,足以让O型橡胶带变得更加坚硬,伸缩效果变得就更差,甚至没有点弹性,直接导致密封效果大打折扣。

哪怕只是零点几秒的时间,足以把一次本应成功的发射变成一场灾难。

最终,以两倍音速飞行的挑战者号发生了爆炸,在14600米高空被红棕色的火球包围住。

周围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事故发生一分钟后,NASA就启动了救援行动,派遣船只、飞机前往搜救。

根据海岸警卫队记载,这次搜救行动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面搜救行动,范围达1600平方公里,深度达到水下370米,一直持续到2月7日,整整搜救打捞了一个月。

多年来,剩余的挑战者号残骸还在不断地被海水冲上佛罗里达州的海岸。

1996年12月17日,在事故后差不多11年时,可可比奇的海滩上还发现了两大块残骸。

这次航天事故,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来,发射每次升空的73秒,成为每个机组人员要克服的强大心理障碍。

三、美国的航天飞机简史

20世纪末,俄罗斯和欧洲,在技术、安全和经济等多重压力下,航天飞机计划纷纷下马。进入21世纪,曾经航空技术遥遥领先的美国航天飞机也逐渐停息下来。

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发表演讲,宣布航天飞机将在2010年停飞。

从1981年到2011年,30年间,美国的航天飞机一共执行了135次飞行任务。2011年7月21日,最后一架航天飞机退役,航天飞机正式结束了历史使命。那一张照片也成为了永恒的历史。而中国航天,正悄然赶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