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年七月,刘备为了报关羽被杀之仇,对东吴发起大规模战争,史称夷陵之战。情义上,刘备占据主动,最得力忠心的手下,兼职身为拜把子二弟的关羽被孙权剁了脑袋送给曹操当寿礼,可恶的孙权又联合曹操将重镇荆州侵吞,于情于理,刘备也应该对孙权进行报复,可悲的是,刘备最终以失败告终,五万精锐被陆逊一把大火送回了老家,刘备从此一蹶不振,战争结束(222年八月)的第二年(223)于白帝城撒手西归。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最初的本就不该伐吴还是“天意”?很多人归咎于前者,认为当初赵云劝阻刘备是正确的,刘备当时就该借坡下驴,后面的事儿就不会发生了,不是吗?篡汉的是曹丕,刘备又是汉室正统,理应放下私仇,将国恨放在第一位。其次,刘备伐吴的错误作战部署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天干物燥时节,放弃水军,躲进森林避暑,这是兵家大忌,或许没有称职的军师随行,或许刘备抱有侥幸心理才出此下策,最后酿成悲剧。总之,刘备不伐吴就不会葬送五万精锐,更不会因此而丧命。不过,虽然刘备伐吴有很多原因会注定战争的失败,但是,这些统统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夷陵之战刘备之所以“仅以身免”,主要还是因为“天意”如此。

第一:刘备在征讨东吴之前便折戟一员虎将,即张飞。张飞的陨落导致刘备身边再无猛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巧合,也是上天给予刘备的一个“警告”,昭示着刘备伐吴不可能成功。第二,在天道上,刘备欠缺大义,在天下人看来,刘备是汉室正统,孙权虽然可恶,不过,汉贼是曹氏,篡汉的是曹丕,而刘备反其道伐吴,注定得不到上天的“眷恋”。第三,蜀汉虽然表面铁板一块,内部却分崩离析,分成诸多派系,对刘备死忠的荆州系军队所剩无几,离开本土作战的蜀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第四:自从荆州之战爆发,蜀军作战连连失利,士气低落,意志消沉,而吴军取得荆州之战的胜利,士气正盛,此消彼长,蜀军焉有不败之理?第五:吴军除了陆逊指挥得当,还有一“法宝”:瘟疫。曹操、曹丕因为瘟疫,对东吴发起的进攻皆损兵折将,蜀军当然也无可幸免。第六:刘备伐吴势在必行,不仅要为关羽张飞报仇,荆州也是一块不容缺失的领土。

正所谓,天意不可违,天意不可逆,刘备伐吴是必然的,这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决定,但是,他失败也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儿,或许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注定刘备会伐吴,注定刘备会失败,你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