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萬河谷,我們恢復了的領土,怎麼可能退回去

拉達克位置圖

最近,中印邊界西端明面上的爭執漸漸平息,除班公湖F4手指地區未有緩解外,其他地區雙方人員均脫離接觸。雙方還在進行談判。

事情還沒有結束前,印度的社交平臺上卻炸開了鍋。印度國大黨的拉胡爾·甘地(印度政壇著名甘地家族的第五代)帶頭抨擊莫迪政府,說我軍已經佔領了加勒萬河谷的兩側山峯,沒有撤退的意思,還說加勒萬河谷是印度的領土。事情真是這樣嗎?

故事還得從1950年說起。

賽圖拉哨所遺址

一、賽圖拉、什約克河

1950年我軍進駐西藏。1951年我軍從南疆進駐白石灘(阿克賽欽)、阿里,在經過喀喇崑崙山賽圖拉哨所時,發現了在這裏駐守數十年的國軍(1950年時還有一個排)。國軍士兵看見他們忍不住抱怨說:“你們怎麼纔來換防呀,我們快餓死了!”隨後,發現解放軍的軍裝和自己不一樣時,又說:“部隊換裝了?”

解放軍被這羣衣衫襤褸仍堅守雪域高原的國軍士兵感動了,他們說:“現在是新中國了,我們來了,你們就不用再受苦了。”國軍士兵哭了:“爬冰臥雪、喫糠咽菜……我們等了4年,咋就不知道天變了呢!”隨後又說:“現在好了,我們可以回去了,你們是打了勝仗的部隊,把賽圖拉交給你們,我們放心!”解放軍給這批國軍士兵發了路費,送他們回家,隨後接防了賽圖拉哨所。

賽圖拉哨所後來演變爲神仙灣哨所。

神仙灣哨所海拔5380米,是全軍海拔最高的哨所,位於喀喇崑崙山口北側,西抵印巴爭執的錫亞琴冰川和南向印軍控制的鬥拉特別奧裏地機場(什約克河最上游,德普桑平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李源鈵在喀喇崑崙山口和空喀山口插碑位

過去從新疆到印度必走賽圖拉。從南疆葉城出發,到賽圖拉、神仙灣,然後翻過喀喇崑崙山口,進入德普桑平地,穿過什約克河進入拉達克的列城(曾是我國西藏的一部分),最後進入印度首都新德里,全長約1200公里,這是我國新疆商人前往印度必走的一條道路。

1950年前的我國阿克賽欽、阿里高原邊防實際上是有邊無防,也沒劃定邊界線。當時的傳統邊界線應該在喀喇崑崙山的分水嶺,而喀喇崑崙山以東的什約克河、德普桑平地均是我國領土。既然是我國領土,我國新疆商人才會選擇走什約克河的傳統商道。1962我軍取得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從與印軍交火地方後撤20公里,絕大部分指的也是從喀喇崑崙山的分水嶺爲界,後撤20公里,與印軍脫離接觸。

1951年我軍進駐阿克賽欽、阿里高原後,決定在傳統邊界線上設哨所,這才發現我國傳統邊界線被印度蠶食了不少。但什約克河走廊、德普桑平地還沒有被印軍侵佔,我軍沒有前推至什約克河走廊、德普桑平地,據說是因爲受制於1892年喀什地方主簿李源鈵在喀喇崑崙山口和空喀山口插碑事件,自縛手腳,白白丟失了從喀喇崑崙山脈以東什約克河走廊的一條狹長地帶。直到1960年印軍纔開始在什約克河走廊、德普桑平地設立哨所,與我軍形成對峙。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我軍沒有進駐約克河走廊、德普桑平地,是從中印友好關係出發,如果有邊界爭端,也是因英國殖民者早年吞併拉達克後,在中印之間挑起戰爭,留下的邊界隱患,我方留下空白地帶,是希望跟印度和平解決邊界糾紛。

賽圖拉哨所遺址

二、拉達克

這裏說說拉達克,拉達克曾是我國西藏領土的一部分,有小西藏之稱。位於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一個峽谷地帶,印度河的最上游,與我國阿克賽欽、阿里接界。面積45110平方公里,人口26萬,主要以藏族爲主。首府列城,建有一座小布達拉宮。進入列城,就像進入拉薩一樣,建築風貌與早期的西藏拉薩並無二致。

公元二世紀拉達克建立以藏族人爲主的國家“象雄王國”。

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松贊干布興兵西擴,結束了“象雄王國”的歷史。吐蕃王任命親信爲象雄總管,直接掌管阿里和拉達克地區。

公元八世紀中期,吐蕃內亂,國家分裂,在阿里和拉達克地區出現新的藏族人國家古格王朝。後來,古格國王的兒孫們又自立拉達克王朝。這時佛教傳入西藏,形成了藏傳佛教。

公元十六世紀中葉,拉達克王朝被“勝利王朝”取代,古格王國滅亡。

這時,信奉佛教的拉達克王國不斷遭到來自北方、西方和南方伊斯蘭教的壓力,多次遭到襲擾和劫掠,由此開始逐漸衰落。

後爲,拉達克國王爲了尋求保護,宣稱附屬於西藏。西藏成爲清朝一部分後,拉達克也成爲清朝的領地。

拉達克地圖

1819年,錫克王國聯合查謨王國奪取了原屬阿富汗的克什米爾王國,並支持查謨國王侵佔拉達克。拉達克組織兵力對抗,也派人到拉薩,請求西藏和清朝政府派兵援助,但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卻以無兵可派婉拒了。

1840年查謨國王出兵佔領了拉達克,被英國殖民當局封爲查謨-克什米爾土邦大君。

查謨國王佔領拉達克後,繼續向西藏阿里進軍,想壟斷整個喜馬拉雅山直到我國新疆的貿易,夢想建立一個幅員廣大的多格拉帝國。前線藏兵拼命攔阻查謨國王的部隊,被擊潰。

清廷駐藏大臣聞知查謨入侵消息後,責令西藏地方政府派藏兵前去增援。

在冰天雪地之中,藏軍全殲查謨侵略軍,並乘勝進入拉達克。

查謨-克什米爾大君聞訊加派精兵,與藏軍激戰班公湖地區。他們用“水淹七軍”之法,大敗藏軍。

由於雙方互有勝負,英國指派克什米爾與西藏地方在拉達克列城展開和談,最終簽訂條約,雙方承認舊有的邊界。

拉達克首府列城的小布達拉宮建築

1846年夏天,在沒有清朝代表參加的情況下,英國單方面劃定了查謨-克什米爾土邦的東界,並將拉達克劃入克什米爾版圖。

這樣的界線我們承認了嗎?

沒有。清朝政府沒有同意,後來的國民政府也沒有同意。

新中國成立後,1963年中巴兩國邊界劃線,實質上是巴控克什米爾和中國之間劃界。雙方同意“以傳統習慣邊界線爲基礎,並參照自然地形,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精神予以劃定”。其中的“自然地形”,就是按喀喇崑崙山的分水嶺劃界,流入中國河流的流域劃入中國,流入巴基斯坦河流的流域劃入巴控克什米爾。

同理,我們與印控克什米爾分界線,也應以喀喇崑崙山的分水嶺劃界,那麼喀喇崑崙山以東的什約克河走廊、德普桑平地應是我國領土。

至今,我國和印度的劃界仍沒有進行。

拉達克首府列城風光

三、加勒萬河谷之爭

沒有劃界的邊界便留下了邊界糾紛和安全隱患。

1959年西藏發生暴亂,解放軍在平暴過程中,印軍想學查謨國王那樣,向我國西藏境內推進,蠶食我國領土,甚至在我邊防哨所後面修築工事。後來,印軍在我境內新修建的據點與我邊防哨所形成犬牙交錯的狀態。加勒萬河谷就在這年被印軍佔領,印軍沿河谷向我國縱深推進了10多公里,並在河谷兩側的山坡上修建了工事,在河谷內驅趕我邊防人員。

我軍一忍再忍,從兩國友好關係出發,沒有出手。

直到1962年10月20日忍無可忍,我軍對印進行自衛反擊戰,全殲入侵印軍,收復了被印軍侵佔的領土,其中也包括加勒萬河口。

1962年11月21日,爲了緩和與印度的緊張關係,我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並主動後撤,與印軍脫離接觸。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控制線20公里以內地區。包括加勒萬河口,我軍也退出了。

什約克河位置圖

後來,加勒萬河口又被印軍重新佔領,印軍沿河谷前推了5公里,與我軍形成對峙。隨後又被我軍攆了回去,我們在河口山頂設有巡邏哨,監視印軍在什約克河軍事基地的動向。這就是我軍長期防守加勒萬河口的原因。

現在我們看見的相關地圖和谷歌地球,關於加勒萬河谷的控制線,都是印軍單方面提供的對峙線,但並不是兩國的邊界線,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兩國的暫定控制線應該在加勒萬河口與什約克河的交匯處,什約克河應爲暫定邊界線。

2020年5月加勒萬河口被我軍的再次到來打破了寧靜。原因是印軍單邊改變現狀,躍過什約克河,從加勒萬河口向河谷縱深修建了一條簡易公路,已修建約2公里,並準備在什約克河上架設橋樑,通行武器裝備。印軍再次進入河谷,不但侵佔我國領土,還威脅我軍安全。我軍立即上前制止,驅趕了印軍,重新控制了加勒萬河口和附近山頂。

加勒萬河口位置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莫迪政府於去年決定用兩年時間在中印邊境修建66條邊境公路方案,方便印軍和重型武器裝備在中印邊境的運輸,其中包括沿中印邊境走向的什約克河(DSDBO)戰略公路,向加勒萬河谷修建的支線公路。

據印度社交平臺傳出來的消息,最近在中印邊境會晤點舉行的中將級別會談,印軍讓我們退出加勒萬河口,並恢復到2020年4月以前狀態,我們沒有答應。我軍要求印軍停止所有在中印邊境修建的工事和公路,包括在什約克新建公路,印軍也沒有答應。

印度網友說,如果沒有印軍單方面改變現狀,侵入我加勒萬河谷修建公路,我軍也不會前出到加勒萬河口驅趕印軍。這真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

印度社交評論我們姑妄聽之。既然印軍改變了現狀(據說還在什約克河上架設橋樑),我軍也不會退出加勒萬河口和附近山頂,並完全擁有對整個加勒萬河谷地區(包括河口)的所有權。我們到過河口,不過是恢復1962年在加勒萬河口的控制線。

加勒萬河谷

四、加勒萬河口的重要性

那麼,寸草不生、海拔達4300米的加勒萬河谷和河口爲什麼這麼重要,爲什麼成了兩軍必爭之地?

還得從新疆商人從神仙灣沿什約克河前往印度,必經加勒萬河口說起。加勒萬河谷是我國的傳統領土,什約克河也是我國的傳統領土。

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的白石灘(阿克賽欽河尾灘,河流呈東西走向),流入北南走向的什約克河,向西流入印度河。

什約克河位於喀喇崑崙山以東,從錫亞琴冰川和崑崙冰山發源,流經德普桑平地,沿中印邊境一路向南,長約近200公里。我國與印度的實控線在什約克河以東的山脈,相距河流0公里到40公里不等,地形複雜,以雪山爲主。200公里實控線只有加勒萬河口接近什約克河,這是我國唯一接近什約克河走廊的控制線,而且位於什約克河北南走向的中間位置。

我國如果控制了加勒萬河口,就相當於控制了什約克河走廊,打蛇打七寸嘛,這是前出最好的位置。

我軍叫印軍退出加勒萬河谷

現在整個什約克河爲印度所控制(印軍稱它爲雞頸走廊),位於喀喇崑崙山雪線以東,西北到東南走向的喀喇崑崙山基本無法翻越(海拔6000多米,常年積雪)。所以什約克河走廊又是印軍的生命線。很多年前,印軍從列城修了一條穿越什約克河走廊的邊境公路(DSDBO公路),直通西北方向的德普桑平地和鬥拉特別奧裏地機場,這是印軍前出德普桑平地和鬥拉特別奧裏地機場的後勤保障線,對我地勢相對平坦的阿克賽欽威脅較大,特別是德普桑平地的鬥拉特別奧裏地機場距我國的天文點邊防哨所不遠。

德普桑平地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雖然是平地,但海拔5200-5800米不等,是屋脊中的屋脊,因地勢平坦,印軍一直想把這裏打造成針對我國阿克賽欽的前進基地。德普桑的後勤補給除了空中運輸,陸地全靠什約克河走廊公路補給,如果我們在加勒萬河口截斷這條補給線,德普桑的印軍將會亂成一團。

鬥拉特別奧裏地印軍基地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加勒萬河谷和河口對我國邊防有多麼重要。印軍當然不願意我們前出到河口位置,這也是印軍拼死也要趕我們進河谷的原因。

不過,加勒萬河口是我們的,我們擁有整個加勒萬河谷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會改變。

加勒萬河谷第二個重要原因,歷史上它曾是我國什約克河走廊第二條經商通道,是我們新疆商人從白石灘(阿克賽欽)過來,穿越加勒萬河谷,進入什約克河走廊,最後進入印度的必經之路。

數十年來,我國邊防軍人爬冰臥雪,堅守哨位,守護着祖國的安寧。借用國軍士兵那句話:“有你們在,我們放心,親人們放心!”

(曾明偉/文)

加勒萬河口對面的印軍基地
古代新疆到列城和印度的經商古道示意圖
印軍在什約克河上架橋
清代西藏地圖,包括拉達克屬我國領土
什約克河走廊和加勒萬河谷
如果以喀喇崑崙山劃界,以東爲我國領土
1962年中印反擊戰示意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