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血病在歷史上曾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過去幾百年間曾在海員、探險家及軍隊中廣爲流行,特別是在遠航海員中尤爲嚴重,故有“水手的恐怖”之稱。關於壞血病的明確記載始於十三世紀十字軍東征時代,有的學者追溯至公元前Hippocrates時代,另據稱,在原始社會人類的遺體上也曾發現壞血病的遺蹟。關於壞血病的防治,早在17-18世紀就已經發現可以利用新鮮蔬菜、柑桔及檸檬等防治。1753年Lind的壞血病名著問卷心菜、腎上腺中提取出抗壞血病物質-“已糖醛酸”(hexuronic acid)。與此同時,的化學結構,1933年Reichstein人工合成成功,從而,人類終於征服了壞血病。但有關維生素C的理論和應用的研究則遠未結束。

壞血病主要由於食物中缺乏維生素C而致病。人工餵養的嬰兒及成人食物中長期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可患本病。

在自然界中,多數動物可利用葡萄糖的碳鏈,經葡糖醛酸(glucuronic acid)、葡糖酸(gluconic acid)、葡糖酸內酯(gluconolactone),再經葡糖酸內酯酶(gluconolactonase)的作用生成維生素C(抗壞血酸)。但人類及其它靈長類、豚鼠體內缺乏葡糖酸內酯酶,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由食物供給。

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新鮮蔬菜、水果中,尤以橘、柚、檸檬以及綠葉蔬菜中含量最爲豐富;動物性食品中肝、腎、脾中含量較多;穀類及乳類中含量甚少。如果在膳食調配中,食物選擇不當,可致維生素C攝入不足。

維生素C的性質很不穩定,遇金屬(鐵、銅離子)等觸媒作用易被氧化破壞;在pH7.6以上鹼性環境中,亦易被氧化分解,所以食物烹調、加工不當,往往導致維生素C大量破壞,也可引起維生素C,即可引起壞血病。

膳食中長期缺乏維生素C,即可引起壞血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