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六,要喫閨女一刀肉”,這句俗語也是我們經常能夠在農村老人口中聽到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老人六十六了,出嫁的女兒要回來給父親祝賀,其它的禮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帶回一條豬肉。可不是一般的豬肉,有講究的。

第一,這條肉得一刀剁下來,中間不能斷。第二,這條肉的重量得是個吉利數,比如說六斤六兩,寓意六六大順。又或者八斤八兩,寓意四季發財。再或者是九斤九兩,寓意家人天長地久。總之都有講究,女兒拿着這刀肉,回到家裏一定會引來衆人羨慕的目光。

要想剁下這塊肉來,還不是簡單的事呢,得找那手藝好的屠夫。如果這一刀一下來,肉的重量達不到要求,或者中間被截爲兩段,那別人是不會要這塊肉的。

所以農村每逢初一十五趕集的時候,那些手藝好的屠夫肉攤子前,生意總是好得不得了,一頭兩百斤的大肥豬,不到上午十點鐘就全部賣光了。話又說回來,爲什麼閨女一定要剁一塊這樣的肉給父親呢?因爲六十六對於農村老人來說,這就相當於一個門檻。

過去農村人壽命普遍都不長,能活到六十歲以上的都很少,當然跟現在不能比。舊時農村因爲醫療條件的原因,生活環境的原因等等,人均壽命較短,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老人如果能夠活過六十歲,那就是高壽了。

既然是高壽,當然得特別祝賀一下,怎麼祝賀呢?當然是喫肉。因爲過去農村人家裏窮得叮噹響,一個星期能喫一次肉就很不錯了。在壽宴上擺上幾盤肉菜,那可風光了,這在農村也叫硬菜。如果這個肉是由出嫁的女兒帶回來的,那老人的臉上就更風光了。

別人會說,老人家裏出了個孝順的女兒,回來看望老人,還不忘記給家裏帶上“一刀肉”。其實老人對於那肉,真的不會喫很多,但是他們心裏舒服呀。養了個好女兒,得到了鄉里鄉親的稱讚,誰不高興呢。

人生只有一個六十六,對於老人而言,這個門檻一過,以後不管什麼時候駕鶴西遊,對於他們而言,剩下的日子都是賺來的了。當然,現代社會在發展,人的壽命在提高,六十歲早就不是什麼特別難以企及的歲數了。

城市裏人均壽命現在都超過了七十歲,而八十、九十,甚至百歲老人也越來越多。

對於城市的老人們來說,他們在物質上已經是極爲豐富了,不再需要兒女們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扛着“一刀肉”回來看望他們了。

但是老人們希望兒女們孝順自己的心並沒有變,對於兒女們來說,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滿足父母們精神上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強調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不回來看老人。

說實話,錢永遠沒有賺夠的時候,該停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不要等到老人故去,親情不在的時候,再去傷心難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