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雪是元代著名書畫家,他名叫趙孟(fǔ),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是中國古代最有成就的書畫家之一。後來的元朝四大畫家,都以他爲祖師爺。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書法上,他篆書、隸書、行書、楷書、草書五體俱能,尤其擅長楷書和行書,書寫風格被稱爲“趙體”。趙體遒勁姿媚的書風,對當時及後世書法傳統,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趙松雪生活的元代,書法界一向靠“口傳手授”所流行的筆法早已失傳。宋代之所以盛行“以意爲主”的書風,一方面是由於要突破唐人筆法森嚴的壁壘,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筆法失傳之故。但是,趙松雪竟然能夠憑藉前人留下來的字帖,悟出晉唐筆法,寫出古雅秀美的趙體。再加上精音樂,冠文章,熟詩歌,開畫風,工書法,嗜篆刻,通佛志,可謂集藝術、學術才華於一身,可見其悟性之強,聰明程度之高。那麼,爲什麼趙松雪在書法上的悟性這樣高?

第一,這與趙松雪在書法上的勤奮是分不開的。

自五歲起,趙孟就開始習字,幾無間日。趙松雪享年六十九歲。逝世之日,仍觀書作字,談笑如常,至黃昏,逝於吳興。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程度之深。每天起牀後,他就開始研墨,臨摹字帖。爲了節省時間,他常常一邊喫飯一邊揣摩字帖的筆畫,等喫完後,又接着寫……就這樣,直到天黑時止。他每天練字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幾十年都不曾間斷,能做到“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

每天練字之餘,趙松雪還總要畫畫。他畫竹木花卉,又畫山川人物,而他最喜歡畫的就是馬。就是拾到一張廢紙,也要畫一幅馬才把它扔掉。十八歲時,畫的馬就像活馬一樣,栩栩如生,在當地十分有名氣。《元史》本傳記載,“孟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爲當代回第一,小楷又爲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故跨越時代,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三位唐楷大家並稱爲楷書“四大家”。

第二,這與趙松雪的學書路徑有關。

趙松雪被稱爲“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其匹”,他的書法初學二王,臨摹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智永和尚的《千字文》;後來,又學虞世南,學顏真卿,博採衆長熔於一爐,到二十多歲時,他已形成了自己妍美瀟灑的獨特書風──“趙體”書法。元虞集在《道園學古錄》中說“松雪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趙松雪的代表作行楷長卷《洛神賦》用筆瀟灑風流又筆法嚴謹,點畫之間彼此呼應照顧。全篇洋洋灑灑幾百字,無一敗筆。元代大畫家倪瓚稱其“圓活遒媚”。圓指筆畫圓轉自如;活指運筆瀟灑至極;遒爲落筆有力,入木三分;媚是字體妍美迷人。其書法的精髓,一直被後代無數臨寫者牢記心間。

第三,與他的身世遭遇有關。

再高的悟性也需要有前人真跡作爲依憑,否則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能得到前人真跡,跟趙松雪的身世遭遇有關。趙松雪是皇族後裔(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之後),生於吳興(今浙江湖州),其五世祖秀安僖王趙子偁,即宋孝宗父。其四世祖爲崇憲靖王趙伯圭,優越的家世爲他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趙松雪十一歲時,父親去世,由生母丘氏督學。趙松雪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十四歲時,趙孟因其家世入補官爵,任真州司戶參軍。

南宋滅亡後,趙松雪閉門讀書,鑽研書畫。母親鼓勵他:"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精通音樂,能夠鑑定文物古董,詩詞文章也寫得非常好,書畫技巧也變得爐火純青,名聲遠播,聞名於大江南北。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受其才,稱其“神仙中人”。趙松雪受到重用,官至翰林學士,封爲魏國公,死後追諡文敏。

後世針對趙松雪的書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喜歡的人,會覺得他古雅純正;厭惡的人,會說他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入元爲官,風骨軟弱,鄙薄其書甜媚落俗。但是,不可諱言,其身世遭遇還是給其帶來不少好處的。很現實的就是身份地位的提高讓其有機會接觸到名家真跡。比如著名的《蘭亭十三跋》就是他在進京途中,趕來送別的僧人獨孤長老送給他珍貴的《定武蘭亭》(五字不損本)後所寫的(“獨孤長老送餘北行,攜以自隨。至南潯北,出以見示。因從獨孤乞得,攜入都。他日來歸,與獨孤結一重翰墨緣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於舟中。獨孤名淳朋,天台人。”)

客觀來說,趙氏能重拾晉唐筆法,開創了元朝一代的新風氣,用筆嫺熟、精湛,內秀外剛,筆法經典,肆意中又遵循規矩,賞心悅目,這對於異族統治之下的漢民族恢復文化自信還是有好處的,對其身仕兩朝的行爲求全責備大可不必。不過,趙松雪若不是有貳臣之名,其書法史地位絕對會再上一個臺階。元仁宗曾取管道昇的書法,與趙孟及其次子趙雍的書法用玉軸精裝,鈐上御印藏於祕書監,說:“讓後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婦父子都善書,這也是奇事啊!”馬宗霍在《書林記事》中謂“元趙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落筆如風雨,一日能書一萬字,名既振,天竺有僧數萬裏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