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不同于原自主招生,如果按照自主招生的思路考虑,就错了。有人说这是一次新的招生制度的改革,那只能说说对一半。强基计划的核心是培养模式的变革,不懂这些,报考就没有方向。

01强基计划并非简单的招生改革

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养计划,与自主招生没有任何继承关系。不要认为这只是变了个名词。

第一,设计的思路不同。自主招生是强调的是招生,大学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报考和录取。强基计划则全然不同,不仅招生专业限定在基础学科,而且更强调的是“选拔和培养”,学科特长只是选拔的切入口,重点在入校后的培养。

第二,专业不同。强基计划招生中,各高校拿出的都是自己的基础学科王牌专业。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科专业都是学校入围世界一流学科专业或教育部学科评估A+的学科,以及位居ESI千分之一的优势学科。而重中之重,则是培养计划。

02哪类学生更容易入选

强基计划强调学生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余潇潇介绍,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是该校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主要原则:“入选学生要认同‘强基’理念,具备‘强基’特质,胸怀家国,志向坚定,有志于未来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

“报考强基计划,需要真的有天赋并且真的喜爱基础学科,而不能将其当成名校‘跳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招生学校、人数大幅下降,门槛大幅提高。虽然各校在招生资格上对高考分数都提到了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但这只是‘地板线’。即便是入围校测,难度也非常高。强基计划更重视具体学科水平与潜力,更适合学科上的尖子生。”

03真的有天赋且真的喜爱基础学科,而不能当成一个名校的跳板

第一,志向、兴趣、天赋是对入选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在报考学校时限报一所,不能有二心,不能把报考建立在看哪个更容易录取上,专业志向更重要,从一而终。

第二,不能转专业。正因为此,各高校简章中都明确,强基计划入校学生原则上不得调换专业,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因为物理特长进校的,不能再转到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

第三,招生计划缩减。招生总量大约只有原来自主招生的1/4。与自主招生相比,无论是招生学校,还是招生人数都大幅度下降。换句话说,门槛大幅提高了,不是普通人适合的。如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考的意义不大。

04人为包装出来的简历会露馅

强基计划的实施说明多元评价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不能再以功利思维对待强基计划,认为其是“降分录取优惠”,而是多元评价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和高校过去动辄可以给出录取分数线下最高60分的优惠不一样,这次录取时将高考分数和校考等折算,采取的是多元化录取。并从高分到低分公开录取,这也压缩了高校的自主裁量权,公平更能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本硕博一体式培养,也会打消许多通过假材料取得资格的想法。在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那些人为包装的简历最终会露馅。

05三条线保证强基计划的公平公正

第一条线是,高考分数超出本省一本线40至60分。高校在招生资格上,对于高考分数提到了不低于第一批(一本)线的要求,但这只是一个“地板线”,目的是防止意外发生,并不是实际的入围线。可以预料,最后的实际入围分数线基本都会远远高于各地的一批线。

第二条线是不依托高考分数的“破格线”,也划在各种全国学科竞赛二等奖这个门槛上。

第三条线是校测。和以前自主招生更重视综合素质不同,强基计划更重视具体学科的水平与潜力,而不是泛化的综合素质,想依靠学科以外的素质多得一点分数是不可能的。虽然也看重综合素质,但是是综合素质下的学科特长,也就是的确有突出的学科特长。

如何挑大学选专业,一定要适合自己,考虑自己的爱好、志向和天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