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甘坑村,一片生機勃勃。在“甘坑十八坊”之一的甘坑龍眼酥作坊裏,四十多歲的陳大嫂和搭檔正穿着印有“惠州市甘坑大嫂”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手套、帽子,進行龍眼酥的加工,龍眼酥是以石硤龍眼乾爲材料,配以奶粉、花生等製成的酥糖。陳大嫂說,有了這份工作,一個月增收了三、四千塊。

甘坑村距惠州市約70公里,距廣州市約120公里。全村總戶數240戶,總人口900人,相對貧困且具有勞動能力的幫扶戶10戶44人,五保戶5戶5人。2016年4月,惠州市代建項目管理局對接幫扶甘坑村後,駐村第一書記許格勝根據甘坑村的實際,提出並研究制定了發展石硤龍眼產業爲主題的鄉村休閒體驗旅遊的長遠規劃,到目前,已有一個桃花源項目和龍眼深加工項目落地甘坑村,這些舉措有效促進了甘坑村貧困羣衆的脫貧就業。許格勝書記說,龍眼酥一問世就很受歡迎。

當時,我在這裏駐村扶貧有四五年了,我家屬(妻子)考慮我駐村工作比較辛苦,早餐老是喫方便麪不太好,她在家裏就從網上學了一個做酥糖的方法,她就把我從甘坑帶回的手工做的龍眼乾加進去,做出來的酥糖,當時,我一喫就感覺很好,我就來了靈感,我們可用龍眼乾開發一個新產品,後來,我就叫我老婆教我做,我學會了以後,回到村裏面,召集了我們村裏面留守在家的,近一百多名婦女,開了一期培訓班,專門教龍眼酥製作的方法,花了兩個小時,我手把手教她們製作的方式、程序、配料、配方等。之後,我們的農戶陸陸續續就有人開始做龍眼酥了,但是有些人做的效果不是很好,因爲每個人做的手法、配料、配比都不一樣。後來,我們乾脆統一起來,我就把她們召集在一起,來做龍眼酥,統一配方、統一採購原材料、統一在車間來做,這樣做就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品質,所以這就有了我們甘坑首創、獨一無二的龍眼酥。

甘坑村有傳統的糧食釀酒工藝,這裏有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讓村民引以爲傲的糯米,“甘坑酒坊”取名“古道酒坊”,也是“甘坑十八坊”之一,酒坊便選取了甘坑村周圍最優質的糯米和山泉水,用村裏傳統的工藝釀製優質米酒、黃酒,再用天然溶洞來窖藏,還可以與龍眼結合,用中醫配方製作祕方泡酒。釀酒師傅說:

我們這酒主要火炙,火炙12個小時,它喝起來就比較純香,而且我們是用碳火來炙的,保持一個溫度在60至80度之間,這樣的話,經過火炙的過程當中,會消滅一些甲醛一樣的東西,然後溫度不會太高,就不會破壞它酒裏面的那些營養成分。

過去,雖然村裏家家戶戶都會釀製黃酒,但去年纔開始這樣產業化的經營。酒坊負責人表示,現在酒坊2到3天生產350到400斤黃酒,酒坊也統一收購農戶種植的糯米,來作爲釀酒的原料。

現在在村裏,跟着我們種植糯米的農戶,已經差不多達到30戶了,我們和他們簽訂了合同,不管是早稻還是晚稻,我們都會有統一的回收價,和以前種大米相比,我們收購他們的糯米,差不多每一畝地一年增加800塊錢左右的收入。

炎熱的夏天,甘坑村出產的農家涼粉成了消夏佳品。

甘坑涼粉坊的經營者春姑介紹,她以甘坑山的泉水和自己種植的涼粉草、魚腥草爲材料,用傳統工藝和手法熬製粉坊,裏面沒有任何添加劑,原汁原味純天然,還有清熱解暑等功效。涼粉坊從去年10月份開始投入使用,春姑他們夫婦倆,從早上7點開始,時不時要忙活到凌晨3點,爲了保證品質,製作涼粉的每一個細節,他們都會嚴格把控。

現在我們要把握好品質,就我們夫婦倆做,抓好品質,先打好自己的名聲。一天最多賣出了一千多份涼粉,我的女兒一起幫忙做的,一家人出動來做。疫情期間,我的生意更好了,比上一年的銷量要好,大家都知道,魚腥草是消炎的,涼粉草是預防感冒的,所以我涼粉相當好的銷路。

春姑還說,她夏天賣涼粉,冬天賣紅薯幹,希望幹好了,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春姑說她曾經在外打工,而現在回鄉創業,她心裏踏實。

除此之外,“甘坑十八坊”還包括古法手工焙制石硤龍眼乾、手工米餅、手工腐竹、手共豆腐等手工作坊。甘坑村要打造集住宿、餐飲、體驗、觀光和銷售爲一體,爲村民發家致富長久產業。甘坑村駐村第一書記許格勝還說:

這些都是作爲統一的農產品,進行經營管理,對外銷售,因爲靠農戶自己去銷售,利潤是很難的,所以說,要整合資源,就把相關的證件辦齊了,才能上網絡平臺(進行銷售)。

6月18日,爲克服疫情的影響,給村民的農產品找到銷路,甘坑村將舉辦龍江甘坑村首屆網上農貨直購節《龍江印象—甘坑之味》,利用直播平臺,在甘坑村助農書記直播間,以駐村第一書記許格勝爲主播,推介甘坑村手工作坊的產品,利用“數字甘坑”農特商城進行下單購物、直播帶貨。

從2016年至今,甘坑村通過成立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甘坑大嫂合作社,組織幫扶戶發展散養土豬、土雞、養牛等,建立“甘坑十八坊”(扶貧車間)等舉措,使10戶有勞動能力幫扶戶在2019年底年人均收入達到並超過省定9066元,人均12000元以上,甘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由2016年的4200元增加到10500元。村集體收入由2016年的2000元增加到了近10萬元。村整體規劃已完成,各項惠民工程正全力實施。

駐村第一書記許格勝描繪了他心中甘坑村的願景:

我最想看到的場景就是,甘坑村遊人如織,就像那種大景區一樣的,老百姓高高興興地和遊客在打交道,爲旅客提供最高標準的服務,鄉村旅遊達到這種程度。老百姓見到我,嘻嘻哈哈地和我打招呼,書記我沒空理你,自己倒茶啊!這是我最高興的!

記者手記1:

“我想要做宇航員。”

“我想要做科學家。”

“我想要做醫生,律師,老師……”

這是甘坑村的小朋友們的一個個兒童節願望。淳樸而稚嫩。相信這一個個閃亮的職業都曾是你和我小時候曾經的期許和願望。

與他們相處了一個晚上,作爲一個自認爲內心住着一個小孩的大齡兒童,我們一起唱歌,一起做遊戲,一起拍照。把準備好的書包和文具分發給他們的時候,內心被那一句句“謝謝哥哥,謝謝姐姐”融化了。他們懂禮貌,守規矩。在解散後,還有幾位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提醒下折返回來特意和我們說再見。

那天晚上,我就在我朋友圈裏寫下這兩句話,多出來的讓我快樂的事情,那就是我賺到的。我覺得那天晚上我是賺到的,賺到了快樂和內心的豐盈。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明顯比同齡人要長得高一點點的小妹妹的願望,她說,“我想要做一個舞蹈家”,那一刻我彷彿觸電般,被這個願望和內心美好的憧憬而感動。我不知道她未來是否會成爲舞蹈家,但是我知道她既然內心種了這顆喜歡跳舞的種子,就一定會生根發芽,一定會爲之努力奮鬥。

其他許下心願的小孩也一樣,他們,未來可期。

(主持人:鄧大衛)

記者手記2:

駐村第一書記許格勝,來到這裏四年了,每天都要走上萬多步,村裏的每一塊土地都留下過他的腳步,他始終堅持把每一項扶貧政策都落實到老百姓心坎上,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幾歲孩童,每個人都和他很熟悉,就連村民家中的狗狗見到他都會搖頭晃腦地“打招呼”!

甘坑村通過成立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建立“甘坑十八坊”(扶貧車間)等舉措,解決貧困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問題,增加了他們的家庭收入。

黃酒、涼粉、龍眼乾、腐竹……這些世世代代家喻戶曉的手藝,不僅得到了流傳,還成爲了鄉村的特色產業和經濟支柱。

如今,村裏的道路更寬敞、更平整了,村民的房子也煥然一新,大家的精神面貌都更好了!

鄉村的夜晚,路燈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照亮前方的路。年輕的媽媽帶着孩子在村委廣場上玩耍,她告訴我,自從前幾年,這個廣場修好,晚上便有了去處,自己經常帶孩子來玩耍!我看着孩子臉上無憂無慮地笑容,相信他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記者:張睿)

記者手記3:

甘坑村之行是我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採訪。

駐村第一書記許書記的熱情、較真讓我印象深刻,一見面,他就邊泡茶邊拿出當地村民手工自制的龍眼酥和清爽的手工涼粉款待我們,一剎那間我還以爲這是朋友串門嘮嗑拉家常。在一戶村家,許書記藉着飄香的茶,與我們暢談他與甘坑村的故事,說到動情處他的眼圈發紅。許書記很健談,從黨建到經濟,從民生到民風,“龍眼節”“修路致富”“桃花源””助學基金“等等他如數家珍。許書記多次說到“人心”,他說只有村民人心齊,黨員人心齊,窮人不窮志,纔有可能實現鄉村振興。他對於政策貫徹的執着與較真甚至讓我感到了一種震撼。

晚飯後,我們見到了村裏的孩子們 ,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書包逐一遞到每一個孩子的手上。令人感動的是,不少孩子都在散去時又回過頭來向我們說再見和表達感謝。這個場景久久地留在我的心中。這次採訪讓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以前覺得比較遙遠的”鄉村振興“、”脫貧致富“等。

我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保持初心,腳踏實地,在成爲融媒體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實習生:夏景俊)

(1052記者:張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