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多公衆號紛紛以“這可能是最後一篇推送”或“你們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了”爲題發文,文中用以下說辭讓讀者“星標”公衆號,爲文章點“在看”:

因爲微信公衆號更改推送機制,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讀者一段時間不點開或者沒有“星標”公衆號,可能再也看不到公衆號文章了。

去年年末,微信公衆號開始灰度測試打亂時間軸顯示文章,訂閱號推送不再按照時間線排序。如今,越來越多用戶被灰度到,關注到這一變化。

對此,微信團隊稱,這是進行“閱讀效率優化”的灰度測試,會根據用戶閱讀喜好,對其一定時間內接收到的訂閱號內容進行排序上的優化。被灰度到的用戶,其訂閱號排序將會根據“訂閱號的優質程度、用戶對訂閱號的喜愛程度、羣發文章的內容質量”等綜合因素動態變化。

不過,我們發現,一篇昨晚10點推送的《這可能是我們的,最後一篇推送了》,被取消了單篇文章的“在看”功能。

在文章中,作者回顧了公衆號過去的推文,說明微信公衆號打亂時間線顯示的情況,引導用戶星標公衆號,點文章“在看”。同時,還在文章末尾和讀者約定:

每晚10點,連續5天讀者都出現在我們的文章留言裏,或者點在看。5天后發送這5張截圖到後臺,將選出10位老鐵送出神祕大禮包。

據推測,可能是因爲用禮物利誘讀者爲文章留言、點“在看”導致單篇文章被取消“在看”功能。

截至發稿前,該篇文章閱讀量超7.4萬,遠超其近7日內其他頭條文章閱讀量。

其實,做此類提醒和說明的公衆號不在少數,不乏頭部大號。一方面源於運營者對微信時間軸改版的焦慮。以前可以通過在熱門閱讀時間推送,提高文章數據,而現在文章能否出現按時出現在讀者的信息流,充滿了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引導讀者“星標”和“在看”也是公衆號慣用的運營方式,不排除“這可能是最後一篇推送”的發文套路實爲跟風。

知情人士透露,近日“再也看不到我了”、“最後一篇推送”中,所有對於公衆號的推薦邏輯,都是臆測,也可以理解爲假的,或者是謠言。此外,如果所有號都“星標”了,那麼,“星標”也失去了意義。如果類似內容再多,不排除微信團隊運營幹預的可能性。因爲這很顯然是對平臺的謠言,對用戶進行欺騙。

此外對於微信時間軸的改版,目前也不能斷定一定會受到負面影響。近期還有部分公衆號反饋,改版後文章打開率和閱讀量都有上升。

你的公衆號數據受到微信時間軸改版的影響了嗎?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