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來到雲南西雙版納進行自駕遊,勐海當地旅行社的導遊在參觀了葉香谷、熱帶植物園和大佛寺後,推薦我們去周邊的傣族村落遊覽,他們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的工業旅遊產品——探索傣族古代造紙技術(傣族造紙技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據介紹,它非常受遊客歡迎(65元/人/5小時)。

不久前,我們來到雲南西雙版納進行自駕遊,在參觀了葉香谷、熱帶植物園和大佛寺之後,勐海縣當地旅行社的導遊推薦我們參觀了周邊的傣族村落,他們最近開發了一種工業旅遊產品——探索傣族古老的造紙技術(傣族造紙技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據介紹,它非常受遊客歡迎(65元/人/5小時)。

“工業旅遊”只是我們以前沒聽說過的一種新的旅遊方式,此前,我們只知道參觀青島啤酒廠、蒙牛乳品廠、煙臺張裕葡萄酒園等知名企業是工業旅遊,沒想到這次我們在雲南西雙版納也遇到了這麼大的旅遊項目,導遊的介紹顯然引起了我的興趣。

滿照村是勐海縣轄下的傣族古村落,以古代造紙聞名,村裏的人還保留着傳承了800多年的傳統造紙技術,滿趙村幾乎家家都有一家小造紙廠,專門生產這種特殊的“傣紙”,據說這種“傣紙”是用來寫佛經的,但現在它的主要用途是包裝高品質的普洱茶糕。

雖然我們已經在西雙版納玩了四五天了,但之前我們一直忙於遊覽著名景點,所以沒有時間去傣族村散步,從某種意義上說,滿昭村也在城市遊客心目中樹立了傣族村寨的第一印象,滿昭的傣族村寨看起來乾淨安靜,遊客可以跟隨導遊免費參觀任何一家造紙廠。

在滿昭村,你聽不到造紙廠機器的轟鳴聲,看不到被污染的廢水,聞不到任何異味,你能看到的最多的是打穀場上的窗框,導遊告訴我們,這是傳說中的“滿照手工紙”,長方形的竹框叫做紙簾,紙張半乾時,用小瓷碗將其平壓在紙簾上拋光,使紙張表面光滑、堅韌,最後,將紙張輕輕地從紙幕上取下,以便進一步處理。

我們的導遊家裏還有一個茶園,所以他每年來滿趙村一兩次買傣紙做茶餅,據他介紹,如果你從其他造紙廠購買工業用紙,每張成本只有幾分錢,但滿照手工用紙每張成本超過50分錢,而且這個價格還是很低的,即使如此,西雙版納的茶商們還是更願意使用滿照紙,當然,只有那些用百年茶樹生產的茶葉才能與這種高級紙相提並論。

滿趙村的造紙基本上是以家庭爲基礎的,從家家戶戶的房子裏,我們可以看到,村民們應該有很多收入,因爲他們堅持這種古老的造紙技術,此外,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後,也有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滿昭村探訪這一神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這也帶來了遊客食宿的更多消費,就連村民也直言不諱:堅持這個傳統還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我們在經過的幾戶傣族人家的院子裏,看到停着外國牌照的私家車,也證明了這一點。

在傣族一戶人家的院子裏,我們看到水泥池邊有一個大姐,她用一根類似權杖的棍子攪拌裏面的漿水,然後把紙簾放平,過了一會兒,我們輕輕地把它舉起來,在紙幕表面貼上一層薄薄的透明層,這是幹紙前的半成品,這個過程被稱爲“造紙”。

據瞭解,滿趙村的手工造紙在乾燥前,必須經過選料、浸泡、蒸煮、洗滌、打漿、造紙、乾燥、壓延、揭紙等工序,造紙原料是一種叫“樹皮”的東西,據說,這種樹皮自古以來就是製作傣紙的高級原料,不幸的是,現在榕樹的樹皮很少見,所以滿昭村造紙用的樹皮幾乎都是從緬甸進口的。

在這次參觀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傣族手工造紙技術的製作過程,也感受到了傣族村民的淳樸,在滿昭村短短的幾個小時裏,我們走訪了許多村民,因爲觀察造紙,但沒有一個人因爲我們是陌生人而表現出反感。

看到我們在拍照,大多數人都會微笑着向我們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是一種輕鬆祥和的良好心態,也是我們城市人缺乏的習慣,雖然我們聽不懂村民們說的傣語,但我們可以感覺到,溫暖的耳語充滿了善意,這是我們在西雙版納訪問的第一個傣族村落,包括造紙和善良和平的傣族村民。

離滿昭村口不遠,有一個小山包,你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寺廟(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信仰佛教的上部),當地人稱之爲“緬甸寺廟”,它不同於我們之前和之後看到的緬甸寺廟——滿昭村的這座寺廟沒有華麗的裝飾,而是顯得真實而樸素,就像滿趙村的村民一樣,他們不爭名奪利,寧願放棄生產效率更高的自動化生產模式,最終獲得更多的利益,事實上,他們應該做事,做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