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靠譜的脫恐資料是什麼,就是陳曉宇醫生花了幾十分鐘時間聽了親愛的你談了你因爲什麼原因恐艾,具體是什麼情況後,親口告訴你不會被感染艾滋病。很多人總覺得到處看文章,看完絕對不恐艾,事實上在網絡上看文章,看到的都是對症狀的描述,什麼恐艾最嚴重的症狀,恐艾到崩潰不敢去檢查,嚴重恐艾的身體變化,一步一步把自己引導到了症狀關注這一塊,檢測多少次都不相信,也難怪很多醫生說恐艾的都是神經錯亂。陳醫生想說,恐艾症狀都是嚇出來的,恐艾的人有幾個是真病呢。找陳老師面詢過或者電話諮詢過的恐友,沒有一個最終被感染了艾滋病。陳醫生的運氣一直很好,陳醫生希望把這樣的運氣和正能量都全部給你們。希望你們能認真把陳醫生的這篇文章讀完。

知名艾滋病防控專家陳曉宇醫生

要說恐友有沒有感染艾滋的,那其實不是恐友本身的問題,唯一一個由恐友變成艾滋病感染者的,是一個在陳醫生微博上問問題的,不是打電話也不是來面詢的。那個男同朋友是特殊原因,很多年前很恐艾,後來找了一個男朋友,男朋友出去喫葷導致他中招的。這個故事有感興趣的朋友,咱們倒是可以在你們真正脫恐以後好好談談。陳醫生了解的故事很多,就看你們想聽什麼了。

如今艾滋病恐懼症患者增長了不少,而且很多已經由單純的輕微恐艾變成了已經嚴重的恐艾症心理問題,這個可以確定的說,就是各位因爲不懂艾滋,希望靠在網絡上學習到足夠多的艾滋病知識體系,讓自己脫恐。其實我們都很明白,無論看了多少艾滋病知識,但只要有人說一句可怕嚇人的話,可以把恐友打回十八層地獄。歸根結底,還是恐友們掌握的知識不穩定,知識都是從網上學習來的,哪有什麼穩定的呢。這個肯定不像病毒學專家蘇玲博士在恐艾干預中心來講課,把什麼是艾滋病毒,什麼是狂犬病毒,什麼是新冠病毒,他們的感染機制分別是怎麼樣的,講得透透徹徹。這就是系統成整體的知識點,非常穩定,不像大家自行在網絡上東拼西湊的去學習,其實看似學習了很久,懂得很多,但是一接觸下來,我就發現很多恐友,包括志願者的知識存在很嚴重的混亂,這樣不僅幫助不了恐友,還會因爲大家各持一個觀點,把恐友們弄得神經兮兮,苦不堪言。

其實大家真不要去網上找尋什麼,一句話,先確認了想跟誰學習,誰能幫助到你,誰願意花時間和你好好談談。就算是專家,告訴你一句沒事,那能滿足你們的心理需求嗎。滿足不了,你們希望醫生多給你們一些時間,多花一些時間認真聽你們傾述以後,然後很慎重的給你們一個肯定的答覆,而不是很想問醫生一些話,很想在一個問題上了解爲什麼,可惜的是,得不到對應的滿足,醫生有的時候忙起來,我們尚能理解,可是打電話到各個熱線,發覺別人根本沒有時間聽你述說,在網絡上也發覺,發了一個問題誠心去諮詢,就得到兩個字,“沒事”,或者再多得到一句安慰的話,再繼續問爲什麼,對方卻不響應了。

如果檢測不穩定會進行二次檢測

這種感覺讓人很沮喪也很無奈,畢竟脫恐是必須兩個人放下姿態,真誠相待,而且交流乾預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成本,就像兩個人根本就不認識,也不熟悉,就算多花幾分鐘去說幾句,就能一下信任和頓悟嗎,不會。大家因爲在網上受到了很多驚嚇,大都比較謹慎,更會因爲不瞭解對方的身份經歷和真實姓名,持懷疑態度。這樣對於網絡的基本評價決定了我們如果一味長留在網絡,有效的程度是有限的。

陳醫生喜歡給恐友們講艾滋病毒的基本,恐友需要了解的是艾滋病傳播強度,簡單來講就是病毒本身致病性,性活動次數,性活動時生殖系統是否健康。沒有一次中的概率有多少這種說法。若發生過真正高危行爲,建議來我們疾控中心檢測,也可以去醫院或者社會機構檢測,實在很擔心,就選擇一家可靠信任的商人。只要操作得當,都能得到非常準確的結果。檢測多次結果爲陰,爲沒有被感染。若多次檢測呈陰性,仍然無法走出心理陰影。就應該去看專業既懂艾滋病,又懂心理治療的心理醫生,這個是最有效的。有人還說自己身上出現了其他艾滋病前期症狀,那不用去管,像陳醫生很多艾滋病感染者朋友,都明確表示他們感染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症狀,這種症狀幾乎感覺不到。所以各位身上的艾滋病初期症狀越嚴重,陳醫生就想說的是,那越不可能是艾滋病。

其實大家把這麼多精力花在每天研究艾滋病身上,不如在這裏陳醫生想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小時候 總騙爸媽我沒錢了

現在 總騙爸媽沒事我還有錢

小時候 在外面買了東西回家

總是把價錢給爸媽往高了報

現在 買了東西回家總是把價錢給爸媽說得很低

小時候 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總是在爸媽面前哭着說

現在 受了委屈回家要想着辦法在爸媽面前保持笑容

我們都長大了 可爸媽卻變老了

其實 最幸福的事就是每一次回家, 喊聲爸叫聲媽,還有人應答。

希望各位在真正跟着恐艾干預中心的醫生老師脫恐以後,明白什麼纔是最珍惜最在乎的東西。

親情永遠是支持陳醫生服務恐友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