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古称遁甲,虽然名为遁甲,但整个盘局中却偏偏不见甲,那么这个甲去哪了呢?甲又究竟是什么呢?

在九诺道学习过遁甲常识的朋友,一定都知道,甲隐于六仪之下,或者再深一点说,甲即六十甲子。这么说看上去都没错,但是,这只说对了一部分,而且只是甲的表象,还都在“用”上转圈圈,并未见到甲的本来面目。

那什么才是甲的本来面目呢?我们从有史可考的商周时代开始说起,刚好那时也是天干最兴盛的时代,殷商各代帝王的名字,基本使用的都是天干,比如太甲、盘庚、帝乙等,姜太公也有几个子孙,是直接用天干为名的,如姜丁、姜壬等。

由于商周时期的帝王,都非常重视易象之学,凡事都要用龟甲进行占卜,以乌龟的腹甲最为常用,然后把占卜的有关内容、及占卜的结果都刻在甲骨上,作为档案材料,交由王室史官妥善保存,这就是现在看到的甲骨文的来源,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而保存下来的文字,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占卜,可见那时候对占卜的重视。

为什么占卜一定要用龟甲呢?那是因为上面的龟背是圆形的,而乌龟下面的腹甲是方形的,符合天圆地方的易学原理,且乌龟的存活时间又长,就有灵性,据此取意,认为乌龟能沟通天地,预示吉凶。

说了龟甲,说了甲骨文,那么现在就来看看这个甲骨文中的甲字,其写法大概与现在的田字差不多。古人既然取名为遁甲,而不是遁乙、遁丙,那肯定是有深意的,必然与这甲字密切相关。

而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甲字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方框加上一个十字,这个方框就是龟甲的形状。这个十字,《说文解字》说一横代表东西,一竖代表南北,也相当于一经一纬,一纵一横,代表上下左右,十方世界,连佛教和基督教的符号也都与这个十字有关。再加上这个方框,那就是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了。这就是甲字本身的意象。

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图,把这个甲字放大一点,再放大一点,看看它都能体现一些什么?

把甲字放大,十字的上下左右和中间,就为四象、五行,将上下左右四端再各自二分就是八卦。

再看天干地支图,都是由十字符衍生而出,我们将天干与地支代入河图中,就是这样的图了。而奇门遁甲局中,奇仪排列顺序的秘密,以及很多古籍中所说的甲遁在戊的原理,也都在这个天干奇仪排布图里面。戊己居中,阳从左边团团转,甲隐,而实际排布的就是戊乙丙丁;阴从右路转相通,就是戊己庚辛壬癸。所以排盘布局是以“戊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分阴阳两路,同出异名,阳顺阴逆,此升彼降,此消彼长。

说到这里,应该都知道奇门遁甲中,甲在哪里了吧?甲,就是遁甲盘中的一切,甲之体就是那个方框,大概相当于地盘的洛书九宫吧;甲之用就是那个十字,十方万物,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二者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字。

由此可知,整个盘中的任何元素都只是甲的一部分,合则为一甲,分则为四象五行、九宫八卦,乃至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人事、万象万物。

甲是本体,其余都是部分,本体包含了所有的部分,而任何部分都只是对本体的局部展示。古人说某个人时常称作“某甲”,这个甲就相当于这个人的整体,而其他的干支、八卦等元素,就相当于人身上的某个具体部位,如干就是头、离就是眼、艮就是手等等。

甲,既是东西南北的有形空间,又是变化无穷的流行之气,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而遁,就是气运流布,就是所有这些元素的运行变化,与平时常说的五子遁、五虎遁的遁的意思相同。

所以,遁甲二字真正完整的意思,是甲之气在甲之形上的运行变化,分之则为气与形,合之实为一体,如风水术中的形峦和理气,合二为一,方为完璧。这才是遁甲真正的含义,一甲可以化万用,万物归藏于一甲。

遁甲盘中,近看局部时,只见奇仪不见甲,远看整体时,只见甲而不分奇仪。就像在地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全貌的,只有站在地球之外远看,才能看到地球的整体。真真是大隐于市、大象无形啊!我们平时在遁甲盘中看不到甲,就是因为甲太大,而我们的心太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