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3日下午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五十四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會議強調,要適應常態化要求抓好社區防控,有序放開快遞、裝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員等進小區,滿足居民羣衆生活需求。

隨着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北京已經連續多天沒有本地新增確診病例,並將根據需求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對重點人羣做到“應檢盡檢”,納入“健康寶”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允許快遞小哥、家政阿姨、裝修隊伍等服務人員在具備防疫安全條件的前提下,進入小區爲居民服務是民心所向的舉動。

廣外街道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推出“雙證”管理模式,指導社區逐步恢復快遞進小區配送。

以快遞爲例,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快遞已經成爲不可或缺的城市服務,尤其是在當前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很多人都選擇網購、點外賣代替以前逛超市、進餐館,疫情期間“直播帶貨”的火爆也進一步催生了網絡購物的發展。

但商品從商家到消費者手中,快遞是最重要環節,直接關乎生活需求和消費體驗,尤其是末端配送,快遞小哥不能進入小區,只能在小區外擺攤“守貨待客”,有時隔着柵欄送進去。

但取件環境不衛生、居民聚集取件等情況經常發生,反而增加了聚集感染的風險,快遞錯拿、丟失等事情也時有發生。既對防控疫情不利,又增加了生活不便,收寄快遞的服務也大打折扣。讓快遞小哥進入小區,已成爲很多居民的心願。

其實,每家快遞公司在每個小區都有一兩名快遞員,小區的快遞員相對固定,每個快遞員的配送範圍也相對固定,並且快遞員每天都要測量體溫上報公司,快遞員也能提供健康證明等證件,就應該可以進小區服務。

與快遞員類似的還有保姆、裝修工人等,只要他們符合防疫相關要求,就應該一視同仁,對他們來說這是復工復產,對居民來說也滿足了需求。

如今北京規定有序放開這些服務人員進小區,如何做到“有序”,當然是根據每個小區不同的防疫形勢,這就把權力下放到每個小區的物業手中。此時物業公司與快遞公司、家政公司、裝修公司等服務者有必要開展合作,在落實防疫政策的前提下,爲固定快遞保潔等服務人員辦理出入證,沒必要把這些服務人員拒之小區門外。

還記得在3月9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快遞小哥李傑首次受邀參加,向外界分享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相關情況。李傑呼籲在確保快遞員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讓快遞員進入社區,提高效率。“我們多走動,客戶少出門”這是一線快遞小哥的真實想法。

快遞員是當今社會最繁忙的勞動者,也是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物流力量,提高“最後一公里”投遞效率,讓一人多跑腿,百人少出門,及時破解快遞末端配送問題,既有助於防止羣衆聚集,降低流動風險,也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還將助力更多的行業復工復產,恢復社會經濟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