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對10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說出4個字:趕緊買房!

當然站在現在回顧過去,一切都清晰明瞭;但站在過去看現在,或許更多的是疑惑和彷徨,比如國內的股市和樓市。

股市:十年磨一“點”;樓市:十年磨一劍

先來說股市。2009年10月16日上證A股收盤2976點,2019年10月16日收盤2977點,假如按今天收盤2938點位算的話,更慘,十年磨了“負38點”。

再來看看樓市。2009年9月北京平均房價1.5萬/㎡,到2015年漲到4萬/㎡以上,如今已達6-7萬/㎡。10年漲了約500%。10年來,中國房價最大的漲幅出現在2009年,即4萬億大刺激後的第1年,據統計當年新房均價達到4459元/平米,漲幅24.7%。

而國外呢?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印度和泰國房地產和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所以說現在回過頭去看,在國內買房的人賺了,而選擇炒股似乎是最大的失敗。

有人會說,理論上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嗎?中國經濟十年成果有目共睹,樓市起來了,爲何股市卻“以不變應萬變”呢?

2009年A股共有1676只股票,如今已經有3827只(截止2020年6月2日)。根據央行數據,2009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1.2萬億元,到2019年12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198.16萬億元。財富的增量遠高於股票增量,爲何股票卻漲不起來?

首先,由於經濟增長,社會對住房、土地的需求大增,土地出讓和城鎮化打破了樓市的供需平衡,導致房價上漲;但是,這種供不應求在股市似乎並沒有體現出來,畢竟股票並不是國人唯一的投資品。股票可以不買,但房子必須得買。

其次,如果簡單地拿指數進行對比,未免有些失真。事實上據統計,2009-2019年間,上證指數雖然漲幅很少,但上證50的收益是70.87%,滬深300是54.83%,中證500是58.06%。而且像A股中的一些優質白馬股,漲幅還是比較可觀的。也就是說,漲了個股,沒漲指數。

再者,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上證指數的編制。像中石化,工商銀行這種大盤權重股基本決定了指數的走向,而且個股採用的是全市值加權計算,而不是流通市值,換句話說,比如目前中石油總市值7900多億,但是其流通市值只有7027億。假設中石油跌了50%,那麼按照總市值計算的話,指數跌幅會更多。所以,即使咱們看好的消費科技股漲幅再大,對指數影響也很小。

最後一點就是A股的垃圾股氾濫,只進不出。試想,標普500永遠只是最優秀的500家上市公司,優勝劣汰,而A股都是垃圾股,誰能造牛市呢?

股市與樓市的恩恩怨怨

理論上,股市可以反映經濟基本面,是晴雨表,是溫度計。但在中國,樓市似乎更配這個角色。

在中國,房地產涉及許多行業,牽扯諸多利益,且週期性較強。回顧過去10年,房價上漲最快的時候,也是城鎮化、就業等發展最好的時候,如果擠破房地產泡沫,負面影響勢必會蔓延到其他行業。

而擠破股市泡沫呢?要知道,券商可是旱澇保收的,只是多賺少賺而已。但股市和樓市又是國人最主要的兩大投資渠道,這就註定了中國的股市和樓市的關係若即若離的關係:

首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會呈現此消彼長的關係,比如樓市調控可能會導致部分資金轉戰A股,不過這種資金體量並不大。

其次,二者受各自政策影響很大,比如今年以來股市基本都是震盪市,而樓市在需求和調控雙重影響下整體依然穩中帶漲。再比如之前幾年未調控時,樓市瘋漲,A股也迎來了一波大牛。

不過,股市和樓市有一個共同點:資金密集市。過去的10年也正是股市和樓市資金分化的10年。

根據胡潤報告,2010年中國財富階層的大規模移民正式開始。2010年有772人移民美國,2011年猛增爲2408人,2012年爲6124人,兩年的增長率分別爲3.1倍和2.5倍。也正是這幾年,中國出口增速開始下滑,大基建後形成了高額的債務開始堆積,資金開始不斷地向上漲的國內外房地產流動。

真正給房地產“助攻”的,是2014年高層支持去庫存,新一輪的樓市鬆綁週期到來。而2015年股市卻遭了殃,短短半年,A股市值蒸發25萬億。在經歷了17,18和19年這“不怎麼太平”的三年,最終形成了樓市高位震盪,股市低位震盪的窘境。

股市樓市,功勞幾何?

這10年間,如果撇開漲幅的話,在改革方面,股市和樓市的幾個具有代表性改革成果,還是可圈可點的:

股市:

1、滬港通、深港通。14年和16年分別開通的滬深港通,其意義不必多說,這是A股走向全球,引入外資的里程碑事件。雖然目前A股與海外股市的相關性並不高,還沒有完全互聯互通,但我相信隨着國內投資者和機制逐步成熟,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2、註冊制。2016年3月1日,註冊制改革正式啓動。到今年3月,新證券法3月1日開始施行,全面實施註冊制。註冊制最大的意義,我認爲在於放低了IPO門檻,讓未來有潛力但當前盈利稍弱的好公司做大做強,再加上退市機制的改革,真正爲A股起到了優勝劣汰的作用。

3、科創板。科創板聚集了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大量新興行業公司,而這些行業恰恰是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脊樑,讓這些公司享受資本市場紅利,意義不言而喻。

樓市:

1、房地產稅。2011年上海和重慶首先啓動房產稅試點;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房地產稅立法被提上日程,到上個月中央提到“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雖然目前仍未推行,但隨着土地制度和出讓金改革的推進,我認爲也只是時間問題。

2、現房銷售試點。房地產預售,讓所見即所得成爲一句空話,質量投訴、合同糾紛、延期交房、配套設施不落實等問題層出不窮。根據天眼查數據,2019年房地產行業的新增法律訴訟、失信違法、被執行人、經營異常、行政處罰、嚴重違法等司法和經營風險條數分別爲158萬條、6.9萬條、35.2萬條、12.3萬條、1.42萬條、1.38萬條。

3月份,海南首先開始試點現房銷售制度,爲全國推行現房銷售打響了第一槍,在未來這將大大減少購房風險,規範樓市健康發展。

未來10年,讓錢袋子免受“傷害”

回到最初的話題:2030年的你,會對現在的你說些什麼呢?買房還是買股?

其實10年後的事誰也不知道,可能A股重振雄風,可能樓市進入下行週期,或者相反。但無論怎樣,我們當下需要做的是管好錢袋子,說白了就是老生常談的資產配置。

不過我今天不再談具體怎麼配置,而主要談一談未來資產配置的階段和方向。

當下經濟刺激將分三步逐步加強: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最近比較火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在貨幣寬鬆階段,利率將持續走低,與之對應的是利好債市,同時我們也應該通過適當提高風險資產比例來增強收益。

在財政刺激階段,實體經濟將得到較大恢復,帶動股市整體上漲,股市機會值得關注。

在財政赤字貨幣化階段,央行通過印鈔來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用這些錢去買買買,通過擴大需求的方式刺激經濟增長。但這麼做的弊端在於存在通脹風險,因爲從歷史來看,實施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國家,最終由於難以短期擺脫對財政刺激的依賴,都以惡性通脹收場。所以爲了防通脹,黃金則爲王。

都說2010年是全球投資環境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年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開始顯現,貨幣供應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放緩,海外資本投資回報率見頂。但現在看來,經濟刺激和衆多改革纔剛剛起步,2020年不也正是一個新的開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