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渐炎热,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慢慢减小,生活正逐步步入正轨。然而这两天北京本土新增新冠案例让京城市民的又让人心悬了起来!给大家几点建议:

1、这段时间尽量不生食,包括生冷的蔬菜、水果色拉。

2、接触生鲜后要及时洗手,做不到的最好戴手套。

3、买回家的食物要做到生熟分开,不用同一块案板。冰箱中生熟隔离储存。

4、吃饭前洗手,回家后马上洗手。

5、出门去人多的地方还是一定要戴好口罩,尽管现在天气炎热。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因此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精神调摄最为重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有道是心静人自凉。面对疫情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务必要充分严谨地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其传播范围,但过度恐慌、以讹传讹则完全没有必要。北京联防联控体系、检测体系以及病例追踪能力,都是相当靠谱的。只要及时筛查、早期发现,就能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市民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护,就能很好保护自己,避免病毒播散。谨记“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

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能过于剧烈运动,应以温和运动以少许出汗为宜,练太极拳、自然养生操是不错的选择,人多的封闭空间还是不要去。

饮食宜清淡。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近期不宜生食,各种营养保健汤粥调理身体也不错。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必须注意夏季也是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旺期,肠道传染病最常见,所以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打开的水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保持个人卫生,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同样重要,空调尽量要少用,不要一进家门就直接进空调房,能用电扇时最好就不要用空调。另外,家用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