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空调行业的霸主,格力也是它的粉丝,现靠变卖别墅艰难度日

进入五一黄金周以来,各地的气温急剧上升,尤其是郑州部分地区的温度在5月3日就已经突破40度大关,夏天确实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成为夏天避暑的神器,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空调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背后则凸显出空调企业各自的研发能力。

现在提到空调,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董明珠的格力,有“铁娘子”美誉的她,确实是格力崛起的一大功臣,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董明珠,格力的发展未必是顺风顺水的。其实在格力之前,有家空调企业曾是行业的霸主,销售额常年稳居业内第一,就连格力都曾是它的粉丝,不过现如今,这家企业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只能靠变卖自己的别墅艰难度日。

对于90后而言,春兰空调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可是在老一辈的眼中,春兰空调的巅峰时期不输目前的格力。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73年,春兰的第一台空调就正式诞生,而后在1986年至1989年的三年之间,春兰实现了腾飞,当时的年产量就达到10万台,产销量、利税均跃居全国空调业之首。

规模空前的市场份额,加上可观的利润,春兰空调自此驶入快车道,用了不到4年时间,春兰空调的年产量由10万上升至50万,尤其是在1994年,春兰实现了年产量破百万台的目标,利润达到惊人的7200万。要知道那个时代“万元户”屈指可数,可想而知春兰当时的成绩有多么傲人。恰在此时,格力的创始人朱江洪仅仅成立格力不到2年时间,跟春兰空调相比,更像是一个“小作坊”,朱江洪也表示格力是春兰的粉丝,一直在模仿着春兰。

不过话说回来,每一个行业都没有永远的胜利者,更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任何一项决策失误,都可能将企业带离发展正规,很不幸,春兰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1996年,春兰开始盲目扩张,其业务不仅仅只局限于空调,更是涵盖了电动车、摩托车以及海外业务板块,甚至重型卡车和除湿机都有过涉猎,这也是春兰落败的开始。

由于业务面覆盖过于广泛,春兰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进行得很不顺利,在动力制造和洗涤机械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可想要收手已经来不及了。此后格力和美的等国产企业的崛起,让春兰错失了最好的技术革新机遇,进一步压缩了春兰空调的生存空间,最后在2008年,春兰空调经历连续三年亏损5亿的阵痛后,被迫停牌,当时的股价只有可怜的6元。

更重要的是,在最近的财报中,整个2019年,春兰一共卖出6万台空调,而之前涉足的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春兰的救命稻草,通过2019年少量别墅的售卖,春兰全年的地产收入只有0.58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值两年前分别为3.26亿以及2.4亿,同比降幅也十分明显,这也是春兰面临的巨大危机。

坦白讲,春兰落魄的今日的局面,其实挺让人意外的,空调行业想逆袭格力和美的,似乎不太现实,而一旦赖以生存的地产项目消耗殆尽,那么被兼并和最后破产将无法避免,一代霸主沦落至此真是令人唏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