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來說,到底是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

頭些年,這個問題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現在意見基本一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有人甚至下結論說,一個人的成功,情商佔80%,智商佔20%。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數據怎麼來的,但情商的重要性確實是日益彰顯。

舉個例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商最高,而劉備情商最高,那他倆誰是君,誰是臣,誰領導誰,誰受誰領導?

是不是一目瞭然!

現實生活中也一樣,情商高的人,組織、協調、管理能力相對較強,所以往往適合領導崗位,而智商高的,則作爲專業人才使用。

那“情商”的實質是什麼,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低呢?

所謂“情商”,實質就是情緒管理的能力。

一方面是管理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則是覺察、判斷、調動別人的情緒。

筆者認爲,一個人情商不高,主要有5種表現:

第一種表現: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人生在世,首要的事情,是管理自己的情緒!

動輒情緒失控,遇事驚慌、生氣、鬱悶,陷入負面情緒很難走出來,這些都是情商不高的表現。

情商高的人就不一樣了。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論語》裏說他“不遷怒,不貳過”,又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心中有怒氣不發泄到別人身上,處於不順的境地仍能自得其樂,顏回是典型的高情商。

任何人都會有負面情緒,只不過有人會控制,有人不會控制,這就是情商的差距。

第二種表現:說話沒分寸,只圖一時之快

從一個人的說話上,就能體現情商的高低。

有的人看似在跟別人說話,其實就是自說自話,根本不是在跟別人溝通、交流。

哲人說,上帝爲什麼讓人長一張嘴巴、兩隻耳朵?就是爲了讓人少說,多聽!

還有的人,只是一股腦地說出自己的意見,並且常以“性格直爽”來自我辯解。

殊不知,這也是情商不高的一種表現。

情商高的人,往往善於傾聽別人,說話很有分寸,所以他們的溝通更爲高效,爲他們的好口碑加分不少。

第三種表現:感受不到別人情緒的變化

情商不高的人,經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別人明明不高興了,他還在不斷“火上澆油”,或者別人都已經不耐煩到哈欠連天了,他還在滔滔不絕。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給一羣孩子看很多圖片,畫的是人們不同的表情,有高興的,有平靜的,也有生氣的。

研究人員發現,有少數孩子分辨不出來這些表情的涵義,常常把生氣的表情錯判爲平靜,甚至高興。

而這些孩子,在學校破壞公物、不守紀律、欺凌同學的幾率要比其他孩子高很多,這些行爲,都跟情商有關係。

所以,對別人情緒變化的感知能力,是情商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

第四種表現:不在意別人的真正需求

和一個情商高的人相處,爲什麼讓人感覺舒服?

因爲他會在意你的需求,知道此時此地,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比如看到你心情不好,他知道是該用安慰你,還是該逗樂你,或是該自己走開,讓你一個人靜一下。

總之,他的做法,往往能契合你內心的需要。

有些人則不然,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強加於別人,根本不管別人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這是情商的問題。

第五種表現:意識不到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人跟人之間,其實都是有一定距離的,有遠有近而已。但是情商不高的人,“測”不準這個距離,這裏面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關係很近,本該少些客套的,而你處處跟他“見外”,久而久之,關係就逐漸拉遠了。

另一種是關係沒那麼近,但是你卻越了界,不把自己當外人,交淺言深,當然更令人反感。

情商較高的人,該近則近,該遠則遠,總能準確把握一個合適的距離,這樣相處起來,都很舒服。

以上就是一個人情商不高的5種表現: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說話圖一時之快,感受不到別人情緒的變化,不在於別人的真正需求,以及意識不到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如果佔了一樣,至少說明在情商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而只要是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就能有的放矢,有效提升我們的情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