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顺言顺语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开篇故事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小时候十分调皮,总喜欢讲假话戏耍他人,即使谎言被戳穿,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错。

一天,佛陀洗完脚以后,指着洗足盆对罗睺罗说:“罗睺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罗睺罗说:“洗足水很脏,不能喝。”佛陀训道:“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脚就很肮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弥,虽然你还没有受比丘戒,但你毕竟是受了十戒的沙弥。你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贪嗔痴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罗睺罗低下头不敢仰望佛陀,等他倒水回来,佛陀又再问他:“罗睺罗!你可以拿这个盆盛饭吃吗?”罗睺罗说:“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佛陀道:“你就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弥,但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心藏着不实的垢秽,大道之粮怎么能装进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罢,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滚在一边转了起来,罗睺罗很害怕。佛陀问道:“罗睺罗!你是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罗睺罗说:“不是!洗足的盆,是粗陋的物品,坏了也不要紧。”佛陀道:罗睺罗!你不爱惜这个盆,就跟大家也不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弥,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将使得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仍然会处在迷茫中!”罗睺罗听完佛陀的话,号啕大哭,从此不再说谎,专心修道,后来修行证果。

佛法开示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作为家长,谁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有智慧,但很多父母甚少关心孩子的人格修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佛陀教育罗睺罗,并没有棒喝打骂,只是用木盆作譬喻,耐心地和孩子一再说明道理,让孩子重视自我的尊严,启发孩子光明的本性。

怎样教育孩子,释迦牟尼佛有三种教诲:

1、顺从(即尊重)

2、懂事(即智慧)

3、有情(即慈悲)

如何教孩子顺从?

童年是教育的源头,而溺爱,无异于将毒药下在水的源头。儿童所要求的东西,一旦拒绝之后,无论怎样哭泣恳求,也不可再给他们,除非你有意教他们变得没有耐性、执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顺从,指的是对理性的服从。孩子所顺从的,必须是父母明智、理性的决定。否则,父母的威信会荡然无存。

从佛法角度而言,顺从与尊重,能得七种利益:敬佛、敬法、敬僧、知礼守矩、习得禅定、能精进,不放逸、懂得嘘寒问暖,关切他人。

从世间法而言,当今社会,不是讲究个人有多少才能,有多高学历,主要是要社会大众能肯定你,接受你。子女如果有顺从、服务的精神,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就会受到大家的肯定与欢迎。

如何教孩子懂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带给孩子一个好生活圈,养成开口就说积极、正面的话的习惯,不抱怨社会国家,而是反省自己。这就是不花钱、无形中、随时随地的积善积德。

在《吉祥经》中,佛陀提出“孝养父与母,妻子当摄受,正业无混浊,是最上吉祥。”意思是我们自己对父母行孝,提高自身道德和修养,妻子与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行孝、守正。

什么是好儿女?就是他具有孝顺、感恩的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让他从小培养感恩的观念,不但知道感谢父母的恩惠、老师的恩惠,也能够感谢社会的恩惠、国家的恩惠。他有这个感恩的观念,就是他的智慧,有助他开创美好前途。

如何教孩子“有情”?

对儿童来说,如果能得到慈悲的教育,前途必然很光明。慈悲心是各种善行的根本,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第一种是救苦救难,第二种是戒杀放生。我们教训子女,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心,看到小动物遇到困境,例如飞蛾赴灯,小虫被捕,鸟雀受伤,蚂蚁被踏......都应本着慈悲的智慧,尽心尽力加以方便救护。

一个孩子若从小懂得慈悲,就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与慈悲相伴的品性是忍耐与宽容,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摆脱自我为中心,学会心中有他人和宽容他人。孩子学会了忍耐与宽容,就学会了如何赢得朋友,有了朋友,孩子才会体验到集体的重要性,健康成长。

佛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尊小菩萨。

值此六一儿童节之际

祈愿世间所有人: 

对儿童视若珍珠宝玉,

对儿童赐予慈颜爱语,

对儿童倍加爱护教导,

对儿童尊重鼓励帮助。

祈愿天下所有孩子在佛菩萨的加持下,

健康成长,福慧双增!

学习欢喜,成为孝贤良才,善愿皆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