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年正月,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发动政变,除掉了政敌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后,司马懿成为曹魏的权臣,魏国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他的手中。然而,司马懿却并没有篡位称帝,而是以权臣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那么司马懿大权独揽后,为何没有直接称帝呢?

一、曹魏内部,阻力重重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可以说是四朝老臣,名望很高,也很有实力,但他毕竟是臣子。司马懿虽然通过高平陵之变,夺取了军政大权,但他并不能为所欲为,这是因为在曹魏内部,无论是朝廷中,还是地方上,依然有一些支持皇室的力量。曹芳、曹髦在位期间,朝廷里面依然有些人是支持他们的。

地方上的支持者更多,比如淮南地区就一直忠于曹魏,甚至先后爆发了三场反对司马家族的叛乱。历史上将这三场叛乱称为“淮南三叛”,分别由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发动的。比如说王凌的这场叛乱,就是在司马懿专权后发动的。不将这些反对者除掉,司马懿的家族根本无法顺利夺取皇位。

二、吴蜀割据,构成威胁

内部有政敌,外部还有两个割据政权,分别是蜀汉、东吴。当时,曹魏设立了四大“军区”,其中两个是针对东吴,一个针对蜀汉的。曹魏虽然国力强盛,但却一直处于守势,不断受到

东吴、蜀汉的进攻,不得不在边境地区设置重兵防守。当时,司马懿还没有完全处理掉曹魏的内部反对势力,又要面对吴蜀的威胁。

虽然东吴、蜀汉的进攻,没有取得很大进展,但一旦他们与曹魏内部反对司马家族的势力勾结,就会对司马家族的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比如说淮南的后两次叛乱,特别是第三次,东吴都发兵救援,严重威胁了司马家族的统治。为此,司马师、司马昭都率调集重兵亲征。由此可见,司马家族当时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

三、年纪老迈,来日无多

之前说过曹操没有称帝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曹操年迈,时日无多。另外曹操这个人做任何事情,向来讲求实用,不求虚名。司马懿当时面临和曹操一样的个人问题,群臣劝说曹操称帝时,曹操已经六十六岁了。而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他已经七十一岁了。在中国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司马懿已经步入晚年。

曹操已经为儿子曹丕打下了基础,他完全可以称帝,但他并没有。而司马懿呢,他虽然通过高平陵之变,夺取了军政大权,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曹魏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问题。也就是说,司马懿当时面临的问题,远比曹操要多,要更复杂,再加上他当时已经七十多岁,根本没有时间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了。直到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才夺取了曹魏的皇位,建立西晋。

参考资料:1.《三国志》;2.《晋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