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在菜園地裏種植一些蔬菜自家食用,不僅方便,而且還安全衛生。眼下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俗話說“穀雨前後,栽瓜種豆”,像我們膠東農村,這個季節正是種植蔬菜的時候。雖說前幾天下了幾場小雨,但春天風大,也容易跑墒,而且有時候這種子下地之後,還會遇到鳥類或是一些散養的土雞刨食,容易造成缺苗斷壟的現象。膠東農村天氣晝夜溫差大,而且還很善變,今天豔陽高照,明天有可能突然降溫,給你個措手不及。所以,要想自己種植的蔬菜出苗好,不受大風降溫以及鳥類等啄食,就得采取“高招”。

這不,鄰居大哥家房子邊上有塊空地,每年春天的時候,大哥都會將它翻耕起來,種上幾樣蔬菜,離家近,澆菜也方便。可有的時候種植的稍微早一點的話,還怕倒春寒引起的凍害。離家近,菜地在村裏,有時候東鄰西舍的養的土雞要是沒有圈住,跑出來,還會到菜地裏刨食。本來長得好好的蔬菜就會被刨得亂七八糟,這住了多年的鄰居,也抹不開臉面紛爭,只好自己想個法子。

這不,前一陣子孩子在家的時候,從網上購買了一些桶裝水。當時大哥看到喝完後這些水桶,就暗地裏琢磨着能有啥用處,後來,大哥心思一動,有了,就拿它當作這蔬菜下種之後的保護屏障。說幹就幹,大哥將這些水桶的底兒剪掉,在桶口處繫上塑料繩,繩子末端綁上一根木棍,用於固定塑料桶不被風吹跑。

大哥將空地翻整之後,扶起菜壟。先是挖窩澆上底水。

然後大哥將菜種撒到菜壟上已經澆水的窩中。

接着大哥開始培土,用手將菜壟邊上的泥土往上一劃拉,將菜種覆蓋住。

爲了避免培土與種子之間留有空隙,大哥用手稍微將所培的土按壓一下。

接着,將塑料繩系在桶口固定住,用剪去底兒的塑料桶將已經埋好種子的地方扣住。

桶口繫繩

最後一步,是將綁有木棍的塑料繩一邊一根拉直,然後將木棍插入菜壟下方的溝中。

不得不說大哥的這種種菜方式,真的是別出心裁。不過仔細想想,這大哥還真是費了腦筋呢。咱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剪去底兒的塑料桶材質無色透明,一點也不妨礙光線的攝入,這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擔心缺少陽光的照射。桶口有塑料蓋,氣溫高的時候可以擰開蓋子,相當於給桶內密閉的空間通風透氣。當傍晚溫度下降的時候,可以擰上蓋子,就像種植大棚蔬菜的人們放下簾子是一個道理,而且這塑料桶擰上蓋子,那可比起大棚的簾子的密封性要好得多。

這扣在菜壟上的塑料桶比起那些小拱棚來說,可結實多了,桶口的塑料繩分別扯住兩邊,木棍插進泥土深處,將塑料桶緊緊地固定在菜壟之上,風吹不動,這鳥類或是土雞見了也無能爲力,對以後蔬菜出苗後的菜苗也起到了保護作用,給菜苗穿上了盔甲。

等到蔬菜的秧苗長大之後,外界的溫度已經穩定後,就可以將塑料桶移走,這蔬菜在陽光下自由生長。

總之,大哥自創的這種農村種菜方式的確非常實用,既保證了蔬菜下種之後發芽所需的溫度、溼度,又防止了鳥類的刨食,使蔬菜從下種到出苗,都在安全保護之下。而且還將廢棄的塑料桶利用起來,發揮了它獨到的作用。所以,只要肯動腦,種菜有技巧。朋友們,你們說這種自創的種菜妙招實不實用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