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時間:1949年5月16日上午10時,具體計劃:以軍艦一艘自沉於吳淞堵塞航道,以機械化炮兵團攻佔和封鎖機場,以精銳步兵一團攻打“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抓捕湯恩伯,再與浦東的我三野部隊會師合圍復興島,一舉活捉在此督戰的老蔣和小蔣,這個起義計劃是不是非常完美?

(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

湯恩伯晚年被同僚所不恥,是因爲出賣了恩師陳儀,後者在其擔任上海防衛最高指揮官期間,力勸湯司令幡然醒悟陣前起義,順便扣押老蔣,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屬於乾脆沒有成形的起義方案,而在上海戰役期間,真實發生了一次未遂的起義,如今回頭去看,殊爲可惜。

起義發起人是蔣軍聯勤總部視察員、軍需補給檢查團團長、太湖警備司令、陸軍中將張權,河北武強縣人,陳誠的保定八期同學。張權將軍保定軍校畢業後,曾經選送就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炮科,歸國後致力於機械化炮兵的建設,抗戰期間已任軍委會軍訓部戰車防禦炮教導總隊中將總隊長,指導各炮團在抗戰中向日軍猛烈開火,在軍界資歷深厚 ,門生故舊遍佈。

(湯恩伯)

抗戰期間,張權將軍在重慶有緣結識周公,多次面聆教誨,思想日趨進步。抗戰勝利後被老同學陳誠所排擠,一直擔任閒職,但仍然利用有權視察後勤補給的便利,多次送出重要情報。尤其是渡江戰役前夕,張權將湯恩伯長江防線的兵力分佈、要塞要點火力配置等情報,一一祕密送往江北,同時配合策反了江陰要塞守軍,爲百萬雄師過大江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海戰役前夕,張權奉命潛入市區策反蔣軍將領,並攜結拜兄弟、陸大將官班同學李錫佑同往,李錫佑雖然已被免職,但他是李延年兵團所屬第132師的老師長,所以這個132師成爲了張權和李錫佑的重點策反目標。張權同時做工作的還有青年軍第209師、第182師和兩個獨立炮兵團,並取得了相當進展。

(張權將軍)

這幾個師、團的軍事主官眼見蔣家王朝大勢已去,確實都有了陣前起義之心,時逢老蔣正臨復興島督戰,於是衆人制定了奇襲北四川路湯恩伯總司令部、封鎖海空交通、配合解放大軍進城、活捉老蔣本人的起義計劃。按照這個計劃,起義部隊將達到數萬人兵力並且擁有兩個重炮團,完全可以迅速控制浦西市區的局面,因爲蔣軍大部都在外圍防線。

張權同時聯繫了自己好友,一位李姓海軍艦長,安排沉船以堵死老蔣海上逃路的方案,並將起義計劃通過地下黨上報總前委,得到了首長的批准和支持:張權被任命爲起義軍總司令,地下黨員王亞文爲政委,起義時間與三野攻擊部隊相配合,定在5月16日,上海起義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不料老蔣在此期間親自召見了淞滬地區的各部軍事主官,恩威並施命令頑抗到底,軍事會議上還由湯恩伯當場宣佈了《戰令十條》(所謂的十殺令),同時要求將團以上軍官家屬送走“保護”起來。這番舉措讓部分答應起義的將領有所動搖,包括青年軍209師師長方懋鍇、第182師師長王挽危等人,張權將軍不得不逐一再做工作。

然而問題卻沒有出在上述人身上,反而是李錫佑負責掌握的132師出了問題,由於張權忙於起義準備事項分身無術,便將一封李錫佑的親筆信,遣自己的侄女婿送往駐復旦大學的第132師師部。李錫佑這封信是寫給自己的老部下、“好兄弟”張賢的,時任師部中校情報科長,信中囑其祕密聯絡各級軍官准備起事,由於李錫佑對張賢有恩,所以對其深信不疑,信中將起義主要計劃和盤托出。

(軍統大特務毛森)

這已經是1949年5月14日,距離起義時間僅剩兩天了,結果就是這個張賢,白天笑臉相迎信使,晚上就向上峯告了密。得到消息的湯恩伯大驚失色,立即命令總司令部二處處長、上海警察局長、軍統大特務毛森偵辦此案。本來,張權隱蔽在起義指揮部吉祥路121號的祕密住處,特務們輕易是抓不到他的。

可惜的是張權對已經被出賣的情況渾然不知,5月15日仍然出來活動,上午再去爭取吳淞要塞炮兵指揮官,下午4時想回家看看夫人是否已經轉移,結果在家門口被埋伏的特務逮捕。毛森親自主持了審問,但是酷刑之下張權也沒有吐露起義名單,然而失去了總指揮的起義行動和捉蔣計劃,卻因爲張權和李錫佑的被捕而失敗,因爲各部失去統一指揮接不到任何命令了。

(我軍進入上海)

張權將軍被捕距離原定的起義時間僅剩18個小時,殊爲可惜,特務們在他身上一無所獲,遂於5月21日將他和李錫佑等人槍殺於上海街頭,爲掩人耳目公佈的罪名是“擾亂金融秩序”,之前一天,老蔣所乘的軍艦倉皇逃離上海。5月27日我軍解放上海,張權被追認爲革命烈士,而出賣起義計劃的那個張賢,雖然東躲西藏,仍被我公安機關緝拿歸案,1957年公審後予以槍決,以慰張權等烈士的英靈。

這次起義如果成功,幾乎可以改變歷史進程,可惜由於行事不密和所託非人,最終功敗垂成,是謂最遺憾的一次起義失敗。

(三野解放上海部署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