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给运营体系部门经理级以上员工开会,讲到了商业定位。


当地一家的农副产品批发企业,上一级是脏乱差的批发市场,下一级持有百多家还算光鲜的菜市场,整体形象一般般。

讲起未来他们开发的打算,田老师就讲:他要做一家和这个企业差异化的农批公司,改善相对较差的经营环境,改善人们的购物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差异化不是目的

企业最常采用的战略有两个,一是差异化,其二是低价策略。

差异化本身不是目的,只是经常有人为了差异而差异,主要追求的就是要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特别是要在形象上压他一头。

大家都见过街边小吃店,原本形象相对低端时,还红红火火的、至少过得云,可提升档次、装修之后,反而离顾客远了。

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化还真做到了,可结果企业却死掉了。

本该如此

传统五星级酒店大堂多是金碧辉煌,大堂通向地下室的门经常就是两个世界的分界:一边是高档光鲜,另一边就非常朴素。

蔬菜果品的流通环节也是同样道理,面积C端客户的一面多是在超市、菜市场内,形象基本还过得去,在面向B端的批发市场那里,形象差降了至少一个档次。再往前到了种植环节就更差些,比如要用有机肥,气味就差多了。

这种实然,或许就是应然,是规律所在。

太超前于你的时代和错了没什么区别——定位不讲高大上,不讲优雅和高端,而是讲适合,最多适度超前就是最合适、最好的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