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歷史不應該說誰是好人,壞人,小說演義才分好人壞人,歷史不是讓你看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

比如清末的李鴻章。對於李鴻章一人,各有看法,比如大清裱糊匠。

一知乎網友的回答:李鴻章有能耐,有大能耐。但是他把多少能耐放在拯救大清王朝,有多少能耐放在拯救中華百姓,有多少能耐放在和同僚皇帝太后親王等勾心鬥角,有多少能耐放在以權謀私——希望大家在瞭解李鴻章生平後給個結論。評價李鴻章,不能脫離那個時代。那是一個全世界欣欣向榮,但老邁的中國搖搖欲墜,甚至淪爲“老大帝國”的時代。李鴻章,不是一個單獨的人,他是這個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之縮影。他的能力是這個王朝這個制度延續千百年凝聚的生存智慧,他的弱點是這個王朝這個制度延續千百年凝聚的流毒。

還有對於李鴻章簽訂賠款協議一事:

一知乎作者的回答:少沒少賠全憑一張嘴,就像市場討價還價,總是能砍下些,但有沒被坑呢,就說不準了。比如一件衣服叫價一千,砍了兩百,以爲賺到了,省了兩百,實際兩百人照樣可以賣的。因爲賠款打折省了很多錢和因爲打折瘋狂購物省了很多錢異曲同工。賠得多省得多,買得多省的也多。如果當時日本獅子大開口開個十億兩,李鴻章就能爲中國省七八億兩白銀。李鴻章的問題,在於腐敗,在於治軍無方,在於極力避戰。戰場上爭不到的東西,你覺得用嘴能爭到?

對於簽訂賠款一事,直接來講就是弱國無外交,所以對於賠多少錢來講不是非常重要的事,當時的頭頂大事是如何維持現有的局面,爭取時間,這點李鴻章做得很對,他的周旋讓列強門磨磨唧唧的沒有像日本一樣莽一波,這樣的時間節點爲後來的革命者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環境。

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透過歷史發現,李鴻章確實是清國最有才能的政治家,外交家,沒有之一。當然,慈禧的政治手腕雖然也很厲害,但是她頂多算是一個政客,一口氣對11國宣戰也暴露她的外交水平也就那個樣。才能——李鴻章是有的,但是跟我們傳統觀念中的憑一己之力撐起整個亂世的 英雄人物相比,李鴻章很明顯選擇另一條路:竭盡所能地爲清王朝續命。

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清政府的權威已經下降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不客氣的說,只要漢人督撫們想,那改朝換代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要做到那個位子上,面對的絕對不是榮耀跟權力,更多的是壓力與責任,洋人的利益不能動,外國資本入侵之下封建王朝賴以爲生的小農經濟也開始崩潰,北方跟對岸還有倆餓狼虎視眈眈,誰坐上那個位子,誰就大概率成爲整個民族的罪人。

所以各種顧慮,加上封建禮教的影響和慈溪的政治活動,漢人督撫們都選擇了一條路,在現有的體制上進行改革,成了,那就是張居正一般的中興之臣,不成,好歹也能落得個食君祿忠君事的美名。但是可惜的是,在19世紀末的中國,僅僅憑藉改良已經救不了日漸腐朽的清王朝了,八旗已經被養廢了,靠不住,所以清政府越發的不信任這些漢臣,唯恐哪天誰腦子一抽就把滿人取而代之了,所以即便是漢人督撫的改良運動,過程當中也是阻力重重,最明顯的就是北洋水師的軍費,表面上是慈禧爲辦壽宴挪用了軍費,但說到底還是對漢人的不信任。

李鴻章是很矛盾的,明明有着改變歷史的才能,卻爲了選擇了和清政府妥協,其中固然有眼光不夠開闊的原因,更多的還是捨不得自身的利益罷了,相比之下,在李鴻章去世了20年以後,就有着這麼一羣年輕人,他們很多都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本沒必要冒着危險跟苦難去拼搏,但是他們依舊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那條路,那條偉大而又艱難的道路。這就是爲什麼他們能成爲開天闢地的偉人,而李中堂只能做一任裱糊匠的原因。

透過歷史,我看到不是光明偉岸的形象,我看到只是一個利用自己的能力,遊走於各方之中一心攫取自己的利益的老狐狸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