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朝代是哪些,恐怕很多人都首推汉唐,所谓“汉唐雄风”这个成语就很好地描绘出了这一点,所谓的汉唐自然是指由刘邦一手建立的大汉王朝,以及由李渊而起的唐朝了。

汉朝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提,但唐朝却是一个非常喜欢给历史开玩笑的朝代,比如开国皇帝李渊到最后还不如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来的名气大,比如中国的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在唐朝,比如儿子都喜欢把老子架空(李世民之于李渊,李隆基之于李亨)。

要说这一切没有关联恐怕也说不过去,只是其中的关联性隐藏得太深了而已,本期台台君不妨就说说所有关联的起点——玄武门之变。故事的梗概想必稍微对历史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大概,就是李世民仍旧在秦王的时候,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当场杀死隐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

之后的李世民更是进一步架空他父亲李渊的权力,开始李世民实际统治唐朝时期,当然,为怕世人诟病,李世民这一生可以说是兢兢业业,自此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好像都觉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的所获得的巨大政治成功更是无可厚非,但其实事实却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说李世民的这一次事变,是他有史以来最草率的一次孤注一掷。

原因是什么?首先我们先排除各位看客老爷的思维误区,就是唐朝的天下究竟是不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我们现在被《隋唐演义》以及诸多影视剧所误导,几乎从太原起兵再到天下一统,好像都是李世民一手策划且南征北战而来。

但实际却并非如此,李渊并不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老好人,作为历史上统一最快的开国皇帝,他的军事和政治能力绝对是无可挑剔的,而太子李建成也是战功赫赫,攻略河西,取霍邑,攻潼关,战长安。更是在山东多次击退突厥,擒占军阀刘黑闼,平定山东。

甚至连发动司竹起兵,聚拢关中豪杰的平阳昭公主(几乎是所有作品中人物李秀宁的原型)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我们说李渊是如何调教出这些出色的儿女的,但至起码唐朝的天下并不是李世民一个人打下来的。

所以在军事地位上,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成功并不是理所当然,那李世民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事变呢?而且显得那样的孤注一掷和草率,其实李世民真正的敌人并不是李建成,而是李渊,自武德六年开始,李渊就已经开始着手遏制李世民的政治势力。

而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把李世民的势力加入到李建成一方,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并不是说李渊优柔寡断,而是李世民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借机招降纳叛、培植自身势力。他的势力后来有多大,他几乎可以和太子并行行文号令各地官府。一个合格的皇帝怎么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李世民在整个政治上是处于被动的,他是被李渊用钝刀子一点一点的开始割去自身的势力的,虽然成效慢,但终究有一天李世民将成为自己父亲砧板上的一块肉,也就是说坐以待毙是必死之局。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放手一搏,而他放手一搏的资本自然是他的“天策府”,很多人都知道“天策府”是秦王称帝的标志之一,但实际上的天策府聚拢的是除关陇集团之外的所有精英,他们面对利益已然被关陇集团瓜分完毕,自然也需要放手一搏来重新瓜分利益。

所以这一场和李渊的较量已经变得势在必行,那这场政变草率吗?非常草率,且是精心策划下的草率,因为之前的历史没有一起案例可以说杀兄逼父的人可以安稳地坐上皇帝的宝座的,毕竟天下世人都在看,这也成为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刚刚登上皇位的李世民在早期甚至不敢睡得太深。

但历史的玩笑也在这里,“草率”的李世民在弑兄逼父后,居然将皇位牢牢的占据,且开创了被历史歌颂的“贞观之治”。

台台君说:从历史记载来看,李世民的成功得益于于李渊最后意外的妥协,以及当时胡汉混杂儒家文化影响不够深远所致。这一场胜利不是唐朝的胜利,而是李世民以及他所带领的天策府关东群豪的胜利,但却再一次地改写了历史!你觉得是这样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