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去朝鲜,是一定会到两个城市的:平壤和开城。平壤是朝鲜的门面,一切都经过了刻意修饰,但是开城,虽然沿街楼房的墙面也被粉刷成鲜艳的颜色,但更多的还是原汁原味的民生百态。

开城是朝鲜的第二大城市,重要的经济支柱性城市,改革开放的试点。这里曾是朝鲜的古王城,辉煌了近500年的历史。但是,走进这座号称朝鲜深圳的城市,你感受不到车水马龙,感受不到争分夺秒,漫步街巷,你感受到的只有岁月静好,一种久违的生活状态。

这里的人没有生活的压力感。人们走路不慌不忙,没有低头看手机的,也没有大声接打电话的。偶尔遇见熟人,彼此点头打个招呼。住房不要钱,看病不要钱,上学不要钱,人们都在国营工厂里上班,每天单位家庭两点一线非常规律。没有酒吧、没有迪厅,夜生活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

这种状态,我们旅游团的几位大妈都曾经经历过。边走边看边回忆,大妈似乎很惬意于那种日子,但是,当我们问道:既然以前那么好,你愿意再回去吗?大妈们一致摇头。

这里的街道上最多的是自行车,很少见小汽车。自行车的王国,我们一下子涌现出了这个词。更有意思的是,街头自行车普遍都是女式车,即便大老爷们骑的。导游介绍说,开城人普遍富裕,实现了家家拥有自行车的目标,很多家庭还不止一辆。开城人最喜欢日本的二手自行车,因为既便宜又耐用。

街道上,时常听到自行车的铃铛声音,但几乎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因为开城的汽车太少了,很多普通家庭的老人,甚至没有坐过小汽车。不过,我们也发现,很少的汽车中,竟然能看到中国车的身影,朝鲜人比咱们更喜欢中国车。

这里的孩子放学自己走回家。在我们身边,每到放学时候,最拥堵的就是学校门口了,这是家长来接孩子。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很多退休大妈大爷的主要工作。而在开城,我们在街头看到很多佩戴红领巾,自己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回家的孩子们,他们一边走,一边玩闹着。导游告诉我们,开城非常安全,孩子们是不需要接送的。

另外,朝鲜的学校上午是文化课,下午就是兴趣课,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时间。放学后,也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课外补习班,有的就是单纯的快乐童年。

这里的商店用柜台,买东西用票。旅游中,导游是不同意我们随便脱团溜达的,你想购物,也只能去定点的涉外商店。但是期间,我们还是偷偷走进了一个路边的商店,在售货员惊诧之余,匆匆拍了几张照片。我们发现,这里的商品陈列还是古老的柜台、橱窗模式,你想买什么,售货员会给你拿过来。

后来导游还告诉我们,开城国营单位的职工,每月都会领到固定的米票、油票、肉票等各种票证,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价格非常便宜。而有时候作为奖励,单位还会发给彩电票、自行车票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