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無馬汽車

不知從幾何起,在車型名後加英文後綴成了國內汽車廠商們熱衷的營銷手段——一方面,更容易將新車與老款車型區別開來,另一方面,車名的“擴容”能讓消費者有更直觀的性能提升“錯覺”,可謂一箭雙鵰,廠商們自然是何樂而不爲。廠商們熱衷這樣的營銷手段,但消費者會喜歡這一套嗎?今天就爲大家推薦幾款車名擴容的車型,看看有沒有你們的“菜”。

比亞迪宋Pro

談及宋Pro顏值,似乎總會出現兩種聲音:一方認爲宋Pro靠顏值就足以在市場上喫香喝辣,但另一方又認爲沒有誇張張揚的設計,只是走樸實路線的“平平之輩”。但個人認爲這兩種觀點折中,纔是對宋Pro顏值最中肯的形容:它沒有讓人一發入魂的設計,但外觀內飾都足夠清爽,比起視覺衝擊力,它更傾向於協調感,算不上第一眼美女,但貴在久看不膩。比起推薦的其他三款車型,它設計力度更小,但絕不至於淹沒於茫茫車海中,畢竟它有太多我們熟悉的比亞迪標誌性設計,“龍”臉、大尺寸中控屏幕。

宋Pro採用了1.5T發動機+6速雙離合的動力組合,這套搭配在之前很多比亞迪車型都有出現,可以說是比亞迪入門動力系統的黃金搭檔。至於實際的駕駛體驗,相比於“暴躁”的宋Pro新能源,宋Pro顯得有些溫文爾雅——倒不是說它的動力表現柔弱,只是考慮到家用和舒適性,其1.5T發動機在調校時就偏保守,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是完全能勝任的,但如果指望它給到你爆發力,那就是你的不對了。至於變速箱的換擋效率、銜接和邏輯等方面的表現比較規矩,但在平順性方面做得相當好,這是其變速箱最突出的亮點。

長安CS75 PLUS

“後來者”想要在競爭激烈的SUV市場出人頭地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畢竟銷量榜上的排位早已被“老前輩”們佔據着。但也並非沒有異軍突起,大衆探嶽、CS75 PLUS便是其二,探嶽靠“背景”,CS75 PLUS靠的是是什麼呢?我想是內外兼修的產品力。長安很清楚它的目標羣體是什麼?他們的需求是什麼?所以將設計重點放在突出年輕化,線條和整體造型都不再是CS75那般保守,凌厲誇張的前臉甚至有點雷克薩斯的意思。而內飾亦是貼近於年輕人、向主流設計靠攏,一體式大屏、平底式方向盤等,視覺衝擊拉滿。

長安CS75 PLUS提供了兩種動力組合可供消費者選擇:1.5T+6AT和2.0T+8AT,兩種排量的發動機均來自於長安集團的藍鯨系列,而兩款變速箱均來自愛信。至於實際的駕駛體驗,兩套動力系統不單單有着不錯的賬面數據,實際駕駛體驗也是令人滿意的:前者調校以舒適爲主,但動力沒有遲滯,渦輪也沒有突兀的介入感,配合強調平順性的變速箱,整個動力的表現作爲家用SUV是能給高分的。而後者亦有着平順且高效的輸出,加上行駛時對顛簸處理細膩,過彎有充分的自信,整臺車在行駛層面是有高級感的。

吉利博越PRO

前面提及的佔據着SUV銷量排行榜前列的“老前輩”中,博越就是成員之一——上市3年多,其銷量突破了75萬萬輛,可謂讓吉利汽車躋身國內銷量一線品牌不可或缺的功臣,但吉利不滿足於此,對其進行了全面升級,便有了博越PRO。外觀上,雖說沒有大刀闊斧的改變,但諸多細節在經過重新雕琢之後,看上去要比博越年輕不少,加上更多立體線條的加入,整體觀感更爲大氣、方正、有力量感了。至於內飾,沒有超前的線條和酷炫設計,但好在做工、用料都在線,加上恰到好處的金屬點綴,檔次感營造很成功。

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道理吉利還是懂的,除了在去年成都車展上市多款主力車型之外,博越PRO於今年1月、3月還進行了“補強”,推出兩款新增車型。而在動力方面,其並非很多人想當然的“換湯不換藥”,其動力總成與博越有着不小的差異:提供兩種排量發動機。再來看看其主打的動力組合(1.8T+7 DCT)的實際駕駛體驗,相比於博越,其動力響應速度要快上不少,加上令人滿意的低扭表現和出色的中段加速能力,對日常跟車加速很友好。而變速箱對低速換擋平順、闖動也有不錯的處理,就是犧牲了點換擋速度。

奇瑞瑞虎7 PRO

2016年推出至今,瑞虎7終於迎來了全面升級,而且直接玩起了“打虎親兄弟”套路,提供瑞虎7和瑞虎7 PRO兩個版本車型。兩者從名字上看是兩款不同的車型,但實際上僅僅是外觀、內飾上的細微差別以及發動機有所不同而已,整體輪廓和車身尺寸兩者完全相同。爲了追趕上汽車設計年輕化的潮流,瑞虎7 PRO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了,在全新設計語言和時下流行元素的加持下,它變得中庸了,要素過多讓它實在談不上“好看”。內飾方面,“平平無奇”之中又有路虎攬勝運動版的韻味在其中,至於如何置評就因人而異了。

作爲高階動力車型,瑞虎7 PRO搭載了奇瑞最新的SQRF4J16型1.6T直列四缸發動機,傳動系統僅匹配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這款1.6T發動機數據是拿得出手的,既有輕鬆挑破速度上限的暢快,又有穩當多力的自在。至於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雖然沒有乾式雙離合那般生硬,其在全速域都沒有明顯的頓挫,但和博越PRO一樣,同樣是建立在犧牲換擋速度的基礎上,不過換個角度想,這樣的標定策略用在家用車上沒有毛病。總的來說,其在動力和傳動上的表現比一些合資品牌還強,這算是其最大的亮點。

總的來說,這四款SUV車型都沒有隻停留在車名擴容,但“不作爲”的表象上,相反,它們在不同層面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實力提升。至於選誰?還得看你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