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世界中,玩家們可以利用方塊搭建出各種各樣自己想要的物件以及建築,但是任何物件的形成,必然需要有一定的資源做支撐。

當玩家們剛進入生存模式中的時候,在短時間內並不會擁有太多的方塊資源,而且在沒有確定好“大本營”的位置之前,玩家們所建造出的居所也並不會太複雜。

因此,簡易的方形木屋,便成爲了玩家們前期的首選。當玩家們在遊戲中的時長逐漸提升之後,收集到方塊資源也會逐漸增多,而在此時,玩家們就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對原有的木屋進行改造。

之所以要利用改造的方式搭建出新的房屋,最爲關鍵的便是“省事”及“省時”,畢竟拆除一個建築也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如果選擇放棄,又會直接浪費掉大量的資源。

具體改造步驟

在改造木屋之前,玩家們需要優先計算出木屋的實際佔地面積,建議每一條邊的格數都控制爲奇數,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區分中線,且將中心點控制爲一格。其次便是要準備好改造所需的材料,建議多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木板”,以及“木圍牆”、“木樓梯”、“玻璃板”、“木臺階”。

儘管,材料的選擇主要是在改造的過程中進行挑選的,但是玩家們要對一個簡易木屋進行改造,無疑就像是一張白紙,唯有通過事先的準備與構思才能順利地改造出自己想要的建築出來。

此處的方形木屋是一個長13格、寬13格、高4格長方體。考慮到一個完整的建築外形,需要有窗、門、屋頂、基本裝飾等部分組成,所以改造的方向也大致可由這些方面而展開。

當完成一切準備工作之後,玩家就需要打破木屋的方形格局,並利用不同顏色的方塊勾勒出框架,使整個建築看起來更有層次感一些。

首先需要從方形木屋的一角處找到中心點,即從一邊的第7格與13格處向外衍生出4格,而後分別加高至6格。

接着在一角處用深色橡木木板,圍出一個7*7的正方形!這樣搭建的方式主要是打破原有的方形構造,使得新的建築,看上去更有明顯的線條輪廓,且並不會太單一。

除了使用深色橡木木板板之外,玩家們還可以利用其它顏色的方塊進行隔斷。總之,邊框的方塊顏色要與牆體的方塊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當外搭的框架做好之後,就需要把此處的屋頂搭建好!屋頂的搭建方式,可優先選用木板搭建出梯子的形狀,而後使用“木樓梯”進行填充。

兩個框架的銜接部分,可以用木樓梯進行對接,這樣在內部行走的時候就不出現跳躍的效果。上圖中右邊位置用的是橡木木板填充的,而屋頂所用的樓梯也用的是橡木樓梯。

需要注意的是,外接建築的頂部,兩邊分別用了三排木樓梯,頂部兩個端頭則分別使用兩個倒放的樓梯進行填充,中間位置則使用了木臺階進行填充(不要使用木板)。

第二部分的外部填充與裝飾,需要將原有的部分牆體與顏色更深的方塊進行切換,而且底部的邊框也需要切換爲顏色更深一些橡木木板。

至於外部的裝飾,建議在每個牆面中間或者邊緣位置,留出兩到3格不等的缺口,且缺口的上下位置都放置上樓梯(對向倒置),而中間位置就可以使用玩家們喜歡的玻璃板進行填充。

窗戶外圍,可以使用倒放的樓梯進行裝飾,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窗臺效果,使得外部的效果能夠更加明顯。

當完成以了以上的步驟之後,就需把剩餘的牆體與屋頂密封起來,其搭建的方法可直接採用外接建築的搭建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內部顏色的配比需要與外接建築保持一致。

在房屋另一邊,留出的一個7*7的空平臺,在牆體的邊緣可使用圍欄進行裝飾,且將轉角的柱子進行抬高,且在最頂端方塊的四周加上圍欄和火把。

當完成以上的步驟之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門”的搭建,搭建的位置可由玩家們自主選擇。

在我的世界中,單扇門所佔的空間爲長1個高2格,而在建築的搭建中,門所在的位置並非只留出1*2的空間。所以,在以上的建築中,玩家們可直接留出一個2*5的方框。

當選擇好位置之後,就可以在頂部的第5格處放置一個樓梯(倒放),下方則放置兩塊玻璃板,而後在第3格的位置上再放置出樓梯(正方)。

門的頂部可以做一個簡易的屋頂形狀,而兩邊可以分別用樓梯圍成一個半包圍的過道。

當完成“門”的製作之後,一個改造後的方形木屋也就搭建完成了!整體的構造採用了深色的方塊與淺色的橡木木板進行堆砌,主要的方式便是通過深淺顏色的配比,在優先搭建出輪廓的情況下,快速的填充並完成改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