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负责城市管理的部门,正是名称其实是城市管理局,对于城市形象的树立负责。具体的职责我也搞不清楚,城管给我的印象就是查处小商小贩,对于推着三轮摆地摊以及商户户外经营的管理工作。英国《泰晤士报》曾经解释城管为:中国地方执法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似乎特指中国独有。

因为城管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大多都是雇佣的“临时工”,也就是没有正式的编制,在以往常常传出城管执法人员与小勺小贩爆发冲突的新闻,导致城管的名声一直不好,甚至有的城管队员的孩子觉得丢人(这不是虚言,报道过,在湖北武汉)而不愿意去上学。对于那些无证经营的推车小贩来说,城管与土匪无异。掀摊子、扣押车辆那的确也是不是吹出来,我就亲眼见过很多次,我的姥姥就亲身经历过(喊着名字还把三轮车掀翻沟里,掀车子的人是我姥姥老家村里的,后来赔礼道歉的,那是一大堆嘻哈事情)。

这种现象基本上绝迹了吧?

然而,执法归执法,人民要生存,城管工作也要做,那怎么办呢?这是两难的事情,因为中国发展实在很不均衡,即便是在一二线城市,在火车站周边以及城乡结合地区,总是有那么些小商小贩推着车子转悠,买点水果、烤个红薯、摊个煎饼等等吧。跟周边的环境总是让人感觉格格不入。然而,这就是很多底层人民的生存方式,也是城管部门最为头疼的问题。

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民来说,占道经营也着实让人讨厌。先不说环境,但就是阻碍交通就很影响生活,在曾经就是菜市场一类的拆迁区,占道经营特别严重。城管执法人员面临着上面的压力,要努力创建文明城市,于是对于小商小贩要严厉驱除,而很多小商小贩为了生存还是要与城管人员躲猫猫。文明的代价不能牺牲民生从而激化矛盾。在2007年左右,徐州铜山区的做法就很好。整理出一处地方让小商小贩免费经营,不收取费用,还能解决占道经营导致的交通拥堵。

随着城管执法人员与小商小贩矛盾的激化,这些事情也逐渐地摆上了台面,多数声音还是倾向于小商小贩的,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同情弱者是我们民族固有的传统。城管执法人员也不再过于诉诸于暴力,小商小贩也不再那么提心吊胆经营。说小商小贩不提心吊胆,那是假的。毕竟城管执法人员还是常常没收经营车辆的。

现在都这样了

就在昨天,我去买菜,一个卖草莓的大姐上了个厕所,刚回来,三轮车就被城管拖走了,只是草莓等物还是没有被倒掉或者没收。而今天早晨,不少小商户还是习惯性地把东西摆出门外,于是乎一辆城管车沿路宣讲:跟你们说多少遍了,不叫摆出来,不叫摆出来,咋就是不听呢?你们不容易,我们比你们还难嘞。几句话,喊得我笑出声来。我吃着早餐,跟老板闲聊,我说现在城管部门人性化多了,还常常搬东西吗?他说,有时候还是会搬的,但不像以前那样跟土匪一样了。有时候,上面来检查什么的,他们也会沿街吆喝吆喝。

我回头想想:城管!城管!工作也难管!但是,还是和谐了许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