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給大家寫了導師最討厭的幾種研究生,有朋友留言問研究生討厭的導師又有哪些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最令人討厭的7種研究生導師,看看研究生討厭哪些導師。

研究生培養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研究生導師責任重大。導師不只是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方法,還負有傳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謂帶學生,就是和學生一起探求、開發,不是說有學問、學術地位高就能帶好學生。導師要時刻牢記重任在肩,如何當好導師是大學教師的一個重要話題。今天我主要談談這7種令人反感的導師類型。

監工型,整天監督學生做了什麼

這種導師最常聽見這樣一句話:我是你們的導師!你們是我的研究生。

這種導師主要表現爲科研的事情,你們要聽我的安排!關於我給你們的科研工作安排,你們有異議,可以和我談,也可以商量,但定下來的事情就一定要執行!你們要遵守這最基本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每天奪命連環call問你幹什麼,私人事情不允許做,必須做他留給的學術問題,還是超級多的那種,學生每天苦不堪言,因爲覺着自己沒有私人時間。

漠不關心型,自己的學生認不全

這種導師和上一種導師形成鮮明的對比,上一種是過分監工,這一種是完全散養,你做什麼我都不管。自己的學生都認不全,學生有事問老師,打電話不接,微信不回,學生完全是“自生自滅”。

過負責型,包括學生的私生活

這種導師超級令人不能理解!

“有男朋友麼?”

“男朋友考研了麼?”

“你同學都考研考哪裏了?”

“你父母幹什麼的?”

。。。。。

罵人不倦型,甚至人格侮辱

學生並不是有求於你,老師和學生處於平等地位,學生是尊重你,愛戴你,但是有些導師破口大罵,人格侮辱。

”你不行!“

”你是廢物麼?“

”你是不是聽不懂話!“

類似這樣的言語還有很多,我覺着真的很過分。導師不要總是批評學生。自信是學生很重要的品質,千萬不要剝奪學生的自信。屢屢的心理挫折會使學生無措手足。偶爾一次嚴厲的批評是必須的,但是經常的批評是會產生負面效應的。

導師和學生在學識上可能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但師生在學識上的高下不應演化爲濫用話語權。這會引起創新意識的泯滅,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與師生關係緊張。

實際上研究生、導師、培養環境的損益是一致的。學生有好的創新性成果,導師有榮譽感;同樣導師的學術地位提高,學生也會有榮譽感。對學校來說也一樣,學生培養得好、科研成果豐富,便充分贏得了學校的利益。

過度批評還會造成過度批判的學風與文風。蔑視權威的目的不是爲了與權威作對,不是爲了單純批判,或者依靠批評成名。批判是爲了對新領域、新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接課題無關的私活讓學生幹

考研是很艱難的一件事,學生的時間是用來學習提升自己的,不是爲了幫導師幹私活的。類似於接你家孩子放學,幫你去快遞等事情奉勸你適可而止,誰的時間不是寶貴的,不要因爲小事喪失了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不搞學術型,專搞政務

導師在其學術生涯的開始階段往往是比較專注的。隨着其學術地位的上升,就容易受到龐雜事務的干擾,從而分散精力。我想提醒年輕導師不要喪失“學術前行”的精神支柱。在逐鹿學術前沿時不要盲目跟風。導師自己如果不夠了解,又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研究,對學生的指導就不會很中肯。

研究中還要注意干與枝的關係、磨刀與砍柴的關係。導師要時刻把握研究方向,準確區分研究中的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對年輕的導師而言,年輕時要打好學術底子,待閱歷深厚後再做戰略科學家。

學術能力不行型

有很多導師,自身的不夠專業,不去上進,也一味的壓榨學生,只允許學生接收他教給的信息,無論對錯!但是導師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並不完全是一個“我教你學”的過程。研究生做論文應該有創新,其中的創新點有些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有些是在導師指導下悟出來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學術面前人人平等,導師和學生應該是互相探討,互相促進的關係。

中國有句古話:“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我認爲“一日爲師、終生爲友”更爲貼切。作爲導師的最高境界不應該是“門徒遍天下”,而應該是“桃李滿天下”。個人學術上很有成就、得到學界的尊敬,這都是比較高的榮譽,但是最高的榮譽應該是“桃李滿天下”,這是導師自己內心世界能夠得到最大滿足的境界。

如果你不幸遇上了以上導師,那麼,希望你能內心強大,不浪費自己的光陰在不良導師身上,真正有所學、有所得。“我們要往奔向自己的目標,和導師的不愉快只是路邊的電線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