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是基於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以來.並先後8次在中央層面會議上進行了決策與推進;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成爲國家及地方各項經濟工作推動的重要突破點。

創享智庫(THINKTANK),深入研究及洞察“新基建”的源驅動力;融合國內外產業鏈發展趨勢、立足戰略制高點,以此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創享智庫-商業策略中心

早在2017年,國家就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面向未來發展戰略部署,構築我國人工智能先發優勢,即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將實現重大突破,其中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到2030年成爲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2019年,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紛紛將人工智能列爲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在政策及資源上給予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科技巨頭如IBM、微軟、華爲、騰訊、阿里、三星等在未來三年都有人工智能在各自領域的戰略部署安排。

基於2020年疫情防治工作,人工智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透過遷徙地圖大數據定向分析確定人員流向,篩出潛在傳播鏈條,據此迅速採取果斷措施。

一、戰略選擇:上下求索,任重道遠

1、技術演進發展史

1955年8月31日,“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首次出現在一個小規模研討會的提案上,其議題是嘗試找到讓機器識別並使用語言、形成抽象和概念、解決人類預想解決的問題;在接下來的一年裏,“人工智能”被明確定義及公開推廣,受到科學界的高度關注;一般認爲1956年那場在達特茅斯(Dartmouth)舉辦的夏季研討會被認爲是人工智能研究的誕生之日。

回望歷史,在上世紀中葉全球主要經濟體就開始了人工智能的戰略佈局,但是直到21世紀初,才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及應用所需的技術基礎;也就是說自從出現了更快速的處理器、海量的存儲空間及更智能的算法,人工智能才被推動起來。算法作爲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同時擔當直接工具,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更新,從數據生產、採集、儲存、計算、傳播等都終將被機器所替代。

2、關聯產業鏈圖譜

從發展路徑及階段上來看,實現人工智能需經歷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三個階段。對於產業鏈來說,根據技術層級則可以分爲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隨着人工智能深入滲透,而AI芯片作爲計算能力的關鍵保障,必將迎來巨大需求;相對應的是人工智能+場景將逐漸落地,如金融、醫療、教育及安防諸多方面,相關領域企業迎來蓬勃發展之機遇。

3、全球化戰略佈局

關於人工智能的全球化佈局,正如2020年4月創享智庫(THINKTANK)發佈的《疫情之下新基建掃描——5G篇》描述的那樣,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發達國家均已經將5G列爲國家數字戰略中最重要的優先發展領域,同時被認爲是未來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對於人工智能的世界戰略佈局,同樣如此。從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態勢來看,北美、東亞等地區成爲人工智能最爲活躍的區域;其中美國在基礎理論、人才儲備以及產業基礎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如持續多年的在機器人、腦科學等前沿領域的投入。美國最早於2016年發佈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計劃,隨後日本、加拿大、阿聯酋等國家相繼將人工智能上升至國家戰略。全球主要部署人工智能的國家在2017-2019年密集發佈人工智能戰略計劃,推動人工智能逐漸成爲全球共識。

二、產業佈局:賽道角逐,不預則廢

1、相關產業與規模

根據IDC《人工智能白皮書》及德勤《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披露數據,創享智庫(THINKTANK)據此推算: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約1.8萬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52%;未來三年,CAGR(平均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屆時即到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4萬億美元。

而對於中國來說,人工智能產業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根據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公開披露的數據,2018年我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創享智庫(THINKTANK)據此分析推測,2019年我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將達到8000億元,增長將達60%,對比全球增長略高7%(全球2019年增長率爲53%);未來三年,CAGR將超過35%,到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2、人工智能+金融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金融服務行業的規則,以及對金融行業產生全方位的變革,未來人工智能將繼續加深在金融行業的影響地位。在現代的數據驅動的世界中,加強風險識別技術,人工智能可以輕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優化金融機構的業務。人工智能通過對金融財務數據和投資者相關風險的系統分析,可以判斷用戶所處於的潛在風險類別;有鑑於此更進一步來看,人工智能在識別那些潛在的欺詐者基礎之上,還能夠適應這些技術的不斷變化。人工智能數字助理已經取代了很多從業人員,而自然語言處理在這一轉變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創享智庫(THINKTANK)認爲,通過人工智能賦能自身金融服務,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升服務效率,強化用戶體驗,將能有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行業的無邊界滲透。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市場規模約600億元,創享智庫(THINKTANK)根據行業增長趨勢研究分析,2019年將達到1000億元(增長率超過65%),未來三年將保持50%的增長,2022年將超過3000億元。

3、人工智能+醫療

人工智能的興起創造了全新的醫療模式,諸如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輔助診療、疾病風險預測、藥物挖掘、健康管理、醫院管理、輔助醫學研究報告等領域已經開始逐漸引入人工智能技術。

根據國家衛計委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市場規模約200億元,創享智庫(THINKTANK)基於行業增長趨勢,認爲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應用將達到300億元(增長率超過50%),由於受疫情影響,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步伐將加快,未來三年將保持60%的增長,2022年將超過1200億元。

4、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的技術跨界融入教育核心場景和核心業務,從而大幅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的效率,創新教育生態,智能在教育中有諸多創新的應用,其中最廣泛運用的是智適應教育模式。智適應學習技術是模擬優秀老師豐富的知識經驗和教學經驗,賦予學習系統個性化教學能力的人工智能教育技術。

根據2019年在清華大學舉辦“中國AI創新者論壇”傳達的信息顯示,2020年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創享智庫(THINKTANK)認爲,疫情之下,人工智能在教育行業的深度融合將遠遠高於其他行業,增長速度將超過60%,2022年將超過8000億元。

三、智能時代:未來已來,將至已至

1、重塑工業化時代

2019年6月,創享智庫在發佈的《論企業轉型升級之技術改造與革命》文中,明確提出全球技術革命與工業發展時代的關聯,工業互聯網是實現製造業智能化的核心,而人工智能加快重塑未來製造業競爭制高點的鑰匙。人工智能將重塑工業時代,GE科學家AchaleshPandey表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用的大量數據和巨大的計算能力的出現,而深度學習(一種機器學習算法)的突破更是讓人工智能領域產生了脫胎換骨的革新。”正是人工智能的這種顛覆性的作用,人工智能也是現代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核心背後是機器學習、雲計算、大數據的繁榮。

2、未來趨勢關鍵詞

政策持續:人工智能連續多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政府將繼續支持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伴生助推:隨着5G商用時代來臨,人工智能技術連接效率也將進一步提升並在更多應用領域得到實現。

規模應用:AI芯片已經達到規模可應用階段,隨着量產成本的下降,大規模落地將是未來大概率事件,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人工智能產品全面進入消費級市場。

自我學習: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的認知能力將達到人類專家顧問級別,是今後人工智能領域最重要,也是被產業界證明最有效的技術,有效提高了人工智能應用的質量和效率。

人才需求: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多技能的高度融合,隨着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深化和進階,技能的碰撞將不斷增加,要求人工智能人才掌握多種技能、複雜維度解決問題。

實時智能:國內人工智能完整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中長期來看,人工智能發展根源於基礎層(算法、芯片等)研究有所突破。

深度融合:在政策導向和海量數據助推下,AI+安防、金融和客服領域有較爲深入的應用,醫療和教育領域是產品或服務單點式切入,將有更多深度融合場景呈現。

產業佈局:中國側重應用層,歐洲、美國等注重打造於從芯片、操作系統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細分場景運用的垂直生態。

智慧服務:人工智能實用主義傾向顯著,未來將成爲一種可購買的智慧服務。

認知改變:人工智能技術將嚴重衝擊勞動密集型產業,改變全球經濟生態。

版權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協議授權的,在下載、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創享智庫”,不得改動標題及文字內容,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