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中国电影人以上海为电影基地建立了诸多有民族背景的电影产业,不仅诞生了为后人称道的阮玲玉、周旋等电影明星,同时也诞生了诸多享誉海内外的编剧导演。

这个时期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看待,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是一个阶段,三十年代后期又是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上海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这个时候没有战乱,政治因素也很少介入,因此,电影创作相对自由,空间也很大,诞生了娱乐喜剧片、社会问题片、爱情片、古装片等诸多类型。而在第二个阶段中,由于日本人占领东北,继而发动“一二九事变”,加上民国当局的求和态度,当时的电影创作有了极大限制。

李萍倩照

整体来讲,现在为影史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片子多为苦大仇深的,如孙瑜的《大路》、卜万苍《桃花泣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等,这些片子的拍摄几乎都形成了一种套路模式,不是贫家女富家公子的恋爱,就是平民遭强权压迫的无奈,很难在这种种的套路上创作出新意来。而本文讲的李萍倩,是民国众多电影导演中极为特殊的一人。在李萍倩的电影里边,虽然故事结构仍旧摆脱不了民国电影的模式套路,但是每部电影的故事细节都透着一种独属于他的幽默。如果说西方有刘别谦笔触,那么中国便有李萍倩式笔触。

李萍倩出生于一个非常传统的书香门第,小时候家里为他安排婚姻,他为了抵抗,毅然离家出走。可见得,此人自小便离经叛道。后来上大学读二年级时,忽然要考明星影片公司办的附属电影学校,便立刻办了退学,一纸文凭,不要也罢,扬长离开,开始学习电影。就这样,他开始了电影事业。

李萍倩照

李萍倩一生拍摄影片近九十部,可惜现在能在网上找到的,只有七部。这七部质量层次不齐,更没有一部电影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大路》《小城之春》等片为后来人称道,可是,相比于那些为后来人称道的苦大仇深的电影,我反而更偏爱李萍倩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类型仍旧十分套路化,可是电影中的幽默与大胆是民国导演中难得一见的。

《金银世界》剧照

首先是1939年拍摄的《金银世界》,此片讲述了两位老师因为主持正义被校长开除,之后一位老师为社会浮华而改变,走上了蝇营狗苟的路子,成为了一个投机倒把的商人;另外一个老师不忘初心,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此片很类似于抗战胜利之后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是探讨在浑浊的社会氛围之下,一个人很容易堕落,忘记初心,不同在于,李萍倩对人物的处理更甚一筹。

此片中李萍倩任用了刘琼主演张伯南。此人开始的时候是个老实人,但骨子里还有点猥琐劲,离开学校后此人又变成了一个势利小人。两种不同截然相反的性格,在刘琼的表演下,趣味十足。比如在张伯南还当老师的时候,校长让他为一个家长的孩子把成绩改一下,他竟然面对家长直接说出,你孩子总傻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有没有看医生。这份愚笨实在令人莞尔。这种幽默的细节,随处可见。

而同年拍摄的《少奶奶的扇子》中,李萍倩又任用了张伯南。此片改编于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之前洪深就拍过这部电影,反响很好,李萍倩再次拍此片,因为有成功先例,所以挑战很大。可是同一剧本李萍倩的味道截然不同,他再次任用了刘琼这个自带喜剧性格的演员,在原剧本基础上特地为他增设了一个角色,就是第三者插足。刘琼的出现为原故事添了许多欢乐,个人认为,这个演员堪比西方的詹姆斯斯图尔特。

在此之后的几部片子,李萍倩无论拍什么类型的片子,都有他独特的喜剧特色。如抗战胜利之后拍摄的《母与子》,故事讲述了男人贪恋虚荣,抛弃恋人和孩子,多年后三方相见,各种苦大仇深。李萍倩把他独有的喜剧特色加在了这个流浪多年的孩子身上。此片中有一场戏是母亲、孩子、父亲要在一个上流社会的聚会上碰面,此时三方还不知道彼此身份,这个愤世嫉俗孩子旁观着上流社会的聚会,说道:“这种流社会的聚会真拘束,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这种大胆戏谑的台词在民国电影中非常少见,也是李萍倩电影独有一份的。

《三笑》海报

李萍倩此人对政治不太感兴趣,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电影工作者。因此,在抗战时期,由于他跟随张善琨留在上海,抗战之后许多留沪导演被冠上汉奸名头,但李萍倩也没争辩什么,离开大陆去了香港。在香港期间,他开始专门拍摄他一直钟爱的喜剧,最为经典的就是《三笑》。后来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许多故事情节多取材于此。现在看来,他去香港是对的,因为当时留在大陆的许多导演因为动乱而受到身心迫害,而李萍倩却安然地度过了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