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公務員,最重要的就是考上,就是上岸。能考上是最大的幸運,至於考到什麼崗位,考的單位好不好,崗位好不好,待遇高不高,發展前途大不大,對於報考人員來講,在報考的時候就開始選擇、挑三揀四,真的是不現實,也太早了點。原因有三:

1、想考公務員的人,即使自己做了大量功課,也請教了體制內的前輩,但對公務員崗位的瞭解,也僅限於皮毛而已。即使是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其對崗位的理解、選擇也不一定對。與其人云亦云,把命運掌握在別人口中,還不如就自己最擅長的類似“報考志願”一樣,優先保證考上再說。

2、公務員考試作爲“天下第一考”,其難度可想而知。熱門崗位發展好待遇好,考的人也多,能考上的概率就小。挑三揀四的結果,就是可能自己考的分類,考另的崗位綽綽有餘,考心儀的崗位失之交臂。

3、最爲關鍵的是,公務員崗位其實都挺好的,能考到黨政機關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雖然各單位之間有差距,但一是差距不大,二是和個人自身條件也有關係。即使是一步考在待遇好的單位,比如財政局等,反而是一種牽絆。單位好競爭就激烈,如果不能脫穎而出,反而不如在相對稍微差一些的單位,競爭反而更小,提升反而更快。而且對於體制內的公務員來講,並不是在好單位,提升發展就快,在差單位,晉升就慢。這都是因人而異,因爲決定晉升的因素太多了,單位好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已。

公務員流動性大,參加考試的時候,考上爲第一要務,崗位不重要。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在最大概率保證能考得上的基礎上,優先選擇更主層級的公務員,能選省上不選市上,能選市上不選縣上。同一層級的公務員崗位,相對來講都差不多,名氣大點的、知名度高點的一般就好,僅此而已。如果能和自己的專業有牽連,也是不錯的選擇對象。

至於如何複習,如何考試,就看個人本事了。多看書多做真題,有必要的情況下,報個提高班。能有專業人士指點,總比一個人埋頭複習強,自己自學也有了方向和重點。考試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看命運如何安排。面試時要求膽大心細,提前多做準備,自信是最優秀的品質。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