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7月,在冲破清军八旗与绿营正规军层层封锁与围堵后,杨秀清统帅太平军从广西杀进湖南,一路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向荣、张国梁、冯子材统帅绿营军只敢尾随而不敢发起进攻或迎头截击,眼看太平军成滚雪球式地变大变强。1853年1月,罗大纲、林凤祥分别从水陆两道杀入武昌,夺取军兴以来第一座省会城市,太平军士气大振。1852年2月,太平军六十余万从武昌顺江东下,连下九江、安庆、池州、东西梁山。同年3月,杀入号称“虎踞龙盘”的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首都。随后,东王杨秀清分兵两路,一是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广西老兵北伐,目标是“直趋燕京”,定鼎中原;一是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韦俊、石祥贞、林启荣统帅4万西征军,目标是拿下安徽、湖北、湖南,巩固天京上游,积蓄国力。

正当太平军以崔古拉朽之势横扫长江中下游之时,曾国藩在湖南衡州拉起一帮老农民组建湘勇(后称湘军),协助官军剿灭太平天国。不过,这支军队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毕竟清朝也不放心汉族地主拥有过于庞大之武装力量,再加上军费有限,曾国藩想扩军也是力不从心。1854年初,曾国藩在衡州练成水陆两师,以营为单位,共34营,17000人。后来,曾国藩能够直辖之部队,也不过五六万。但是,号称拥有百万劲旅的太平军,居然被这五六万老农打得落花流水,最终被消灭。1864年7月,九帅曾国荃率吉字营从太平门攻破天京,将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那么,为何太平军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之情况下,居然斗不过只有五六万老农的湘军呢?笔者认为,关键原因就两字,即是“内斗”,在内斗中走向消亡。

第一次内斗——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大员毙命,太平军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地。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督师湖口,成功将曾国藩湘军阻挡在九江城下,使其“攻克金陵”之计划流产;太平军乘胜反攻湖北,第三次攻克武昌,西征形势一片大好。1856年4月,石达开在南昌郊外樟树镇击败周凤山领导的湘军陆师,成功将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孤城内。此时,胡林翼又被牵制在武昌,湘军已经被分割在两个孤立据点。只要再加把劲,曾国藩、胡林翼这两位中兴名臣估计就要被活捉了。很遗憾,1856年9月,天王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诛杀杨秀清,酿成“天京事变”,几万太平军将士倒在血泊之中。更关键的是,军队最高指挥员杨秀清毙命,太平军顿时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地,各地将领为保存实力不再听从中央号令,地盘意识相当严重。因此次事变,太平军全线撤退,湘军绝处逢生,死灰复燃,后患无穷。

第二次内斗——石达开负气单干,见死不救,林启荣败亡,九江失陷。随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毙命,首义五大王中硕果仅存者翼王石达开成为唯一可以号召与团结全军的领袖。虽说石达开统兵能力不如杨秀清,翼殿集团也远远不如东殿集团有实力,但毕竟是“首义五王”又在“天京事变”中置身事外,再加上之前西征所取得的巨大胜利,石达开还是有能力制约在外征战的将领。事实也证明,石达开回京辅政后,太平军守住江西、湖北,继而向皖北扩张,实力有所恢复。

不过,洪天王不信任石达开,对其多有掣肘,而石达开也远不是那种拥有大气概之人。年仅26岁的他,负气出走,不再理会天国事务。当守将林启荣在九江独自抵挡胡林翼、李续宾时,石达开恨其不追随自己单干,坐拥30万大军却见死不救,以致林启荣败亡。九江失陷,安庆危在旦夕,陈玉成焦头烂额。

第三次内斗——陈玉成、杨辅清封堵长江,挑衅韦俊,逼韦俊投降清军。翼王五千岁石达开负气外出单干后,太平天国顿时陷入“朝中无人,国中无将”之危险境地;清军趁机反扑,再次组建“江北大营”、“江南大营”,继续围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此时,天王洪秀全起用少壮派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重新组建“五军主将”制度。不过,陈玉成、杨辅清却在关键时刻闹出大事,将“天京事变”扩大化,即是“池州之变”。

韦俊,北王韦昌辉之弟,太平天国骁将,两次镇守武昌,击毙湘军元老级人物罗泽南,差点活捉胡林翼。“天京事变”后,因韦昌辉滥杀无辜,韦俊处境相当尴尬。“亲人被杀,同僚仇恨”,“湘军围攻”,全部一股气砸过来,韦俊也是相当郁闷与无奈。杨辅清因兄长杨秀清被杀,屡次无故挑衅韦俊,陈玉成也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派兵封锁长江,不给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成。不久,江北太平军韦俊部与陈玉成部、杨辅清部发生火并,酿成“池州之变”。韦俊得不到战友理解,只能投降清朝。安庆保卫战关键时刻,韦俊从背后给陈玉成放黑枪,率军攻打要地枞阳,断绝东路粮道,最终陈玉成战败集贤关,安庆陷落。

第四次内斗——汪海洋诛杀李世贤,断绝太平天国复兴之最后希望。1864年7月,在经过两年多血战后,曾国荃吉字营第一猛将李臣典率先冲破太平门,杀入天京,随后便开始大肆抢劫,无恶不作。就在天京陷落前夕,李世贤、汪海洋统帅二十万大军在江西、浙江一带观望,未曾投入战斗便撤退,往广东、福建交界处转移,继续与清军战斗。

不过,就算处境异常险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还是不忘记要搞“内斗”。1865年8月,李世贤打扮成和尚模样,昼伏夜行,成功抵达嘉应州汪海洋大本营,图谋东山再起。可谁知,汪海洋为了控制军权,趁着月黑风高之夜突袭李世贤,将其处死。李世贤是洪秀全封的“五军主将”之一,在洪仁、幼天王均已毙命之情况下,只有他才能号令全军(虽然是名义上),挑起复兴太平天国之重任。侍王李世贤一死,太平军更加离心离德,彻底成为一盘散散,任由湘军宰割。

总而言之,在清王朝已经濒临灭亡之情况下,拥有百万劲旅的太平军居然不能将其送进坟墓。究其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目光短浅,善于“内斗”,自相残杀,给清朝捡了便宜。各位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