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宋的繁華並不亞於唐朝貞觀年間,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爲人們顯示出一個不一樣的市井風情。

描繪出了北宋都城下市民眼中的汴京,更是北宋全盛時期繁榮的見證。北宋的繁華不僅是經濟上的昌盛詩詞歌賦方面也可謂文人層出不窮,也就是在這個繁華的市井文化之下又如羅剎門般上演着各種明爭暗鬥,變法圖強的劇情。

本就昌盛的北宋又爲何變法不停?一代忠臣宰相力圖變法爲民的王安石又爲何落得個千夫所指之境?爲何一朝變法成了民不聊生的開端?這不能不令人深思:一個品格高尚,報復宏大的學者型謀臣何以成爲背離民怨的改革悲劇人物?

北宋百姓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王安石變法大背景

宋朝是一個具有鮮明的轉型意義的朝代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肇始與武將奪權起立。爲免皇朝像自己一樣篡權政變,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財權賞罰,行政權最大限度的集中於皇帝一人手上。殫精竭慮的建立起以中央高度集權的“祖宗之法”,在軍權之中爲了避免武將把控軍權領兵造反。

宋太祖在軍隊上採用出戍法防止軍權被控制,北宋年間提出文臣領兵更比比皆是。而且北宋的軍隊中士兵種類繁雜多種多樣,同樣爲了軍權不被外人把控更是常年更換將軍成了一大特點。最終成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將之間互不瞭解戰場之中無法運用自如,導致外藩常年騷擾,最終也只能步步退讓。

後來宋朝也很少出現兵變與民變的場面也不需要過多的更換軍制,對待外部勢力忍讓和退讓成了北宋的敗筆。而這一步棋子就在表面上形成了一幅國泰民安的虛擬畫冊,北宋年間高度的中央集權下,爲了鞏固皇帝統治通過削弱相權來實現自身的穩定。這也在一程度上也造成了朝廷“強幹弱枝,重內輕外”的政治格局。

各級朝廷官員大夫增長迅速再加上朝廷本身人員的開銷,國庫尤爲緊張。而且在北宋王朝下邊境之事也不可忽視每年都需運送大量的物資給來自北方的西夏一族和西邊的党項族以求邊境和平無戰。大量的資金開銷使得本身就不充裕的國庫變得危危可及,國家財政呈現出入不敷出的境況。

王安石

在這困難的條件下政府就會加重對百姓的剝奪,積貧積弱的情況愈加顯現百姓就愈苦不堪言。當然,宋朝前期的措施所帶的效益是被衆人看在眼裏的也正是這些成功的舉措引發的後患更是不可彌補的。

儘管前期使得北宋一度繁華但後期的漏洞也是一點點顯現“三冗三積”“土地兼併”的局面不斷顯現使得在位的宋神宗着急擔憂。

1068年,年僅20歲的趙頊宋神宗繼位,內憂外患的局面使他痛心疾首,從小就痛恨前人祖宗對遼和西夏的無動於衷,更是對百官朝廷的無所作爲虛度此生的行爲不滿。

國家稅收的減少與財政的虧空使得他建功立業爲百姓謀福的心更爲激烈,他想要找回昔日的繁華不可一世的古都,他精於勵精圖治改革變法不安逸於當前的北宋。

宏偉遠大的抱負理想迫使着神宗去尋找可塑的人才,那時的滿朝文武沒有抱負苟活當下,沒有人支持改革即便改革之人雄心壯志但也被世俗的無力所打壓。

無奈的神宗只好把希望放在當時已名聲遠揚且是自己的老師王安石身上。於是他即可召見王安石覲見,在熙寧二年(1069)宋神宗排除異己立刻任用荊夫爲相。荊夫的宏圖大志在這一年也得以顯現。

二、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北宋熙寧二年(1069)北宋朝廷之上展開了在中國歷史頗有影響力的一場自上而下的變法,而這次變法更是成了王安石的最後的政治宿命之變。

宋神宗趙頊

孤傲一世的他從政治階梯臺上跌下了深淵,這段索命魂稱之爲“熙寧變法”亦可稱爲“王安石變法”。高處往往不勝寒,但久居高位的王安石在高處倒是激情澎湃更是對國家社稷遙望甚遠,他看出了當時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弊端,就着這些弊端展開了一項項措施來變法圖強。

新法節省國庫開銷和整頓軍隊方面尤爲突出,而這兩項也是王安石變法骨力軍二者不可缺,青苗法、免役、均輸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等是爲了理財改革而制定的方案;

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等屬於整軍舉措;此外在政治方面,他矯正敗壞的社會風氣整頓吏治,培養和造就一批全新的變變法人才。在科舉考試中,罷辭賦而已,精義策論取時提出,對待儒家經典“法其義”的創造性原則。

縱觀王安石變法的措施,這可謂是格局空前,氣魄宏大且體系較爲系統完備的一場改革,其核心目的也是爲中央政府聚集財力和強軍,這更成了這次變法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與國家羽翼。新法從整體來看實施的16年中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更是充實了國家政府的金庫,提高了國防力量,更是衝擊了大封建地主貴族階級和非法牟利的商人。

宋朝國庫

新法成爲了皇帝日後執政的指明燈,也使得神宗尤爲讚賞與大力支持。新法的實行使得國庫得以增加同時也緩解了土地兼併的現象,但不利之處也應景而現衝擊貴族的利益,新舊、好壞相伴而行這就使得多數人控訴變法,在朝廷內上演了一部部“新舊黨爭”的故事。

三、摯友爭執難勸回,欲迴天地反入扁舟

王安石變法中反對的聲勢較爲強大之前原本可以折中與騰挪話題緩和緊張氣氛。但王安石偏偏不喜聽異見,然而這場變法最終成了非黑即白的陣營,他放棄選用積極向上的蘇軾與好言提議的司馬光等人,本來可以成功的機會卻被他一一扔掉,排除異己而任用口是心非的新人和小人成了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

這就使得新法陣營孱弱沒有更多權勢之人的支持,他人爲的樹立了一支強勁的敵對勢力,最典型的例證就是司馬光在熙寧三年三次信函致王安石。

苦口婆心好言相勸想讓王安石看透變法本質不足,更是徹夜與其長談利弊好壞之處,更甚要求王安石廢棄新法的不足之處,改回舊制,

但是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僅僅以“三不足”給予生硬和強硬的回覆,這個著名,但三不足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如此的強硬果斷決絕的否定了司馬光的建議。

這也成了一顆定時炸彈,不單單是司馬的勸言不聽,就連身邊自己的學生呂惠卿也不贊成變法。但變法往往都是差強人意,與現實情況總有些對立,在其改革的推行中也只是百害而無一利。

司馬光

王安石武斷的放棄和可以爭取的中間改革派又或說立場搖擺者劃清了楚河漢界,把變法推向了險境。

司馬光曾經告誡他:“每有賓客僚屬謁見論事,則唯希意迎合,曲從如流者,親而禮之;或所見小異,微言心令之不便者,介甫輒艴然加怒,或詬罵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辭畢”

可王安石不聽他人言,只是過分地相信自己最終導致用人失察。後期在回顧變法的成敗時他也只歸結爲變法是對的,只是用人不當。

他醉心於那套完美的體系,打壓異見的同僚,無人支持,同窗好友也不歡而散,終是落得了一人空變法敗的局面。

四、浮雲飄渺終不見,變法奪利四怨起

王安石新法中集大成的莫過於青苗法、免役法和保甲法,而在實行中的問題最多的也就是這幾項新法。

青苗反倒增稅負民心亦被傷青苗法是在夏秋兩季,之前政府是把糧倉中的糧食摺合成現錢然後貸給生活中困難的百姓,再由這些借貸的生活困難的百姓使其在收成之後加衣納還原本的貸款。

其本意是爲了解決用百姓在莊稼收成不好之際的困難。

水稻

“使農人有以赴食趨勢,而兼併不得乘其急”故稱青苗錢。當然,也使得官家在借貸中取得利息,公私互惠未嘗有不妥。

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將常平廣惠倉的糧食折成青苗錢出借的折價成了問題。雖然條例司和神宗的詔令都說一當年夏秋糧食市價按中等折價,價位既不會低虧了政府,也不會高的傷了戶民。

事實上,各地還是普遍發生折價過高的問題,司馬光在《奏爲豈不將米折青苗錢狀》裏提到“朝廷元散青苗錢,指揮取利不得過二分……今將陳色白米每鬥紐作七十五文若折計作小麥價錢支俵,每鬥四十文,共折計得小麥一斗八升七合半……”

因此司馬光反對以米折錢,如宿州在預支青苗錢時把折價提高用來解百姓的需求,但這一不合規矩的折扣價錢,使得政府獲取利息約近一倍。

這樣就使得農民在歸還青苗錢時,需拋售出更多的糧食還其貸,在這一貸一還的過程中百姓備受政府剝削,而王安石卻不以爲然任其發展。

免役終未果民意尤可怒免役法時政府說:“所寬優者,村鄉撲蠢不能自達之窮氓,所裁取者乃仕宦兼併,能致人語之壕戶”

按理來說,服差役既是鄉村上戶的事現在要改差爲僱,徵收役錢用來當做僱役的費用是沒有任何道理對鄉村下戶徵收。可是在發佈政令後除開封外各地鄉村下戶被變法派普遍的增加了役錢負擔,最終也只是貧富皆怨聲載道。

以至一些農民不得采取一些極端的措施耗盡糧存宰殺牲畜甚至“閥木拆屋”爲了充交收役錢,可見所謂的徵役錢並不是爲了“寬優”“窮氓”,而是負面的加重官家對窮苦百姓的掠奪和壓榨。

保甲不切實百姓四處離關於保甲法是王安石在變法中交代的是最清楚的也最全面的一項軍事措施目的顯而易見爲了強兵。

他推行保甲法一是爲了“除盜”,二是“與募兵相參”部分恢復徵兵制,三是“省養兵財費”出發的目的是好的。

北宋甲兵

爲了強兵節財,這更是爲平定安定地方打好基礎補充正規軍的力量,進而實行的一種軍事制度。但保丁們一次又一次的訓練、集合、檢閱如查賬般的被來回差遣,這在極大程度下影響了農業生產活動造成“耕耘收穫稼牆之業幾盡廢”。

元豐四年至五年宋夏發生兩次大戰,宋軍中義勇、保甲約佔士兵的一半,但在這兩場戰爭中均是宋軍敗北,死傷數十萬而告終。民生四起百姓流離戰亂不止,保甲法的目的最終也被扼殺在搖籃終是行不通的一項措施。

在變法過程中王安石過分注重強兵與富國並沒有從百姓常家的生活着想,而對此王安石不以爲然,全以變法爲,當真忘記了變法中的支柱——百姓。

五、永憶江湖歸白髮,一場變法終成夢

歷代變法改革之中,一般大多規律上只要是失民心民意的改革都是失敗的。王安石“民不益賦而國用饒”的變法初衷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是如此不顧及民意所向,最終也成了一場自編自導的變法改革。

中央財政的溢出也只是僅僅曇花一現,並沒有解決地方與民爭利的實質關係導致民不聊生。吏祿三百石全不爲民着想的局面,而百姓民聲就是變法地基,地基不穩無論建築的人多麼優秀房子也終是會成廢墟。

宋朝百姓

變法的盛世幻想,最終也只落得空中樓閣罷了,而在背後所謂系統整套的熙寧變法也只不過是通過理財提高軍事實力的“術”。

這個“術”在無意中慢慢觸碰到貴族的逆鱗,因此更爲被打壓與反對,在這場悲劇和宿命之間的鬥爭王安石還是輸了,輸給了民意與權勢,這就是冰冷的歷史,也是延續至今仍然紛爭不息的熙寧變法。

野心勃勃爲國的王安石還是忘記國與民的關係,拋棄了城中的民,幻想出了一個虛無的強國盛世之法,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

國爲民方能萬世長存,民就是根基,改革之中只有看到百姓的需求才能稱之爲成功的變法,而更需與實際相結合從實踐中獲得成效與民心意相通才能護好自己的國家,不然也只是成夢落得兩頭千載後無人贊。

參考文獻:

《答司馬諫議書》

《宋會要輯稿.食貨》四

《奏爲豈不將米折青苗錢狀》

《長編》卷三二四

《王安石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