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美国对我国科技企业限制加码。郭台铭站了出来,他说:对手的牌出完了,该我们出牌了。富士康将大力支持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而且富士康还将在大陆地区建立一个晶圆代工厂。这满满的正能量与往常不大一样,记得美国最早对我们推出限制政策时,郭台铭不仅投资100亿美元,到美国去建厂,还表示富士康可以撤出大陆。

为什么郭台铭此次会有如此大转变?有个学者说得好,越是出国的人,越发现自己爱国。郭台铭此时此刻,应该是深有感触。表面看,郭台铭见多识广,不仅去的地方多,而且有很多国外合作伙伴。但骨子里,郭台铭还是个中国土狍子。为什么这么说,从郭台铭的创业经历就能证明这一点。

郭台铭八十年代,从台湾到深圳来创业,他没什么豪华经历,开始只是办了家做连接线的小作坊,。八十年代的深圳和大部分闯深圳的创业者,与国际企业相比,都是土狍子。郭台铭凭借自己的才干和努力,扎根深圳几十年,逐步把企业做大,建立了自己的鸿海和富士康王国。虽然企业做得很大,伙伴遍布四方。但本质上,郭台铭和他的企业,仍是一家完全依赖于大陆,伴随着大陆改变开放成长起来的土狍子。

由于富士康对苹果的依赖性较强,美国又掌控半导体上游话语权。所以美国最初发起对国内半导体科技企业限制时,相关企业决策者的内心是有很大波动的,这一点在郭台铭身上表现尤为突出。郭是那种掌控欲和自信心都超强的企业家类型。他认为自己凭本事建立了全球领先的代工帝国,就不怕任何挫折和障碍。搬到哪都不怕,没有国内订单也不怕。

基于以上雄心,郭台铭这个土狍子,接下来做了很多洋尝试。不仅投资百亿美元到美国建厂,还分别在印度和东南亚投资建厂,同时在全球注册了多个自有品牌,自己还尝试了一把选举,也放弃了一些华为和苹果订单。目前结果看,美国工厂扯皮,还不能达成妥协已接近烂尾。印度和东南亚工厂,招工人数计划减半,效率堪忧。自有品牌未上路,从政选举失败。苹果和华为订单,都在寻找替代。至此,郭台铭的洋尝试写满了挫折感。

学者的话开始起作用了,越是出国发现自己越爱国。郭台铭认识到,自己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借助了国内这片肥沃土壤,离开了国内这个坚实平台,还真是玩不转了。所以,郭台铭幡然醒悟,在美国加码限制时,站出来坦然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全力支持国内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研发,把根扎在国内。不得不说,这次郭台铭的选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