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陝西關中大地,金色的麥浪滾滾,到處是豐收的景象。6月5日上午,第五屆楊凌小麥文化節在中國楊凌農科城小麥國家(楊凌)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小麥基地拉開帷幕。

開幕式現場,國家科學技術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視頻寄語第五屆小麥文化節,他說通過舉辦小麥文化節,展示楊凌小麥產業科技的最新成果,展示推廣與應用的情況,宣揚我國小麥文化,這對於我國小麥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糧食生產始終是國家領導人高度關注的大事。楊凌作爲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爲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楊凌從事小麥育種31年的李振聲院士榮獲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近年來,又湧現出了王輝、趙瑜、吉萬全等一批小麥育種科學家;今年楊凌又有7個小麥新品種一次通過國審,說明楊凌科學家們的整體實力突飛猛進的提升,並將爲中國糧食安全發出楊凌的聲音。

小麥育種專家吉萬全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國家又通過審定了106個品種,其中楊凌就有7個品種通過審定,這極大的鼓舞了我們楊凌從事小麥品種培育的科研人員,也讓我們我們更加有動力有信心,我們中國人的飯碗將會牢牢的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裝自己的糧食。

來自渭南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連續參加五屆小麥文化節了,每一屆都有不同的收穫,他說,自己種植有將近200畝小麥,每年通過小麥文化節,他可以與專家近距離交流,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選取適合自己地裏生長的小麥品種,他希望小麥文化節越辦越好,他會一直關注參與。

據瞭解,楊凌小麥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將有力促進小麥產業發展,並將努力將小麥文化節打造成楊凌農高會後又一超級IP,在全國小麥產業領域發出楊凌聲音,繼續強化楊凌在小麥產業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並將其轉化成爲楊凌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引擎。

第五屆楊凌小麥文化節將推出1-2位小麥產業領域的科學家,推出1-2家種業企業,推出2-3家產業鏈上的優秀企業,重點推介楊凌蘸水面,延伸小麥產業鏈條,吸引小麥產業鏈相關企業共同打造小麥產業之都,在服務參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服務鄉村振興和國家糧食安全。

本次小麥文化節上,不但舉行了傳統的割麥比賽、新品種小麥的觀摩、小麥深加工延伸產業——楊凌蘸水面標準的發佈、楊凌蘸水面徵文大賽頒獎儀式和楊凌蘸水面大賽;而且還真正體驗了傳統農耕文化中的小麥收割、碾打等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