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王者榮耀五五開黑節照常開啓,一次性開放10大活動,直售英雄全免,熱門皮膚迴歸,老英雄重做,內測皮膚來襲,送特效、送皮膚,甚至排位保星,加星。引起一陣狂歡,玩家們紛紛組隊,開黑,甚至連公屏內的組隊消息都呈爆炸式增長,系統反應的時間不不及時了,足以說明當天的火爆氣氛。

而等繁華落幕,玩家們紛紛爲自己星級增長甚至段位得到提升的時候喜悅的時候,卻發現過了五五開黑節,同個段位之中的玩家真實水平的差距又開始拉大了,很多隱藏在這之後的問題開始一一暴露。

在早期的賽季當中,只要將段位打上王者,就能在全區天梯榜上有名,是一種實力的象徵,也是一種全面的象徵。畢竟王者榮耀排位有邊路、中單、打野、射手與輔助5個位置,在當時的遊戲環境中若排在4-5樓不能補位,硬搶位置或者某個位置的水平太差很容易導致輸掉比賽,段位下降。

如今除非賽季初期,低星王者已經很難登榜。各種積分王者橫行排位賽中,操作低,意識差,上分全靠拿着一些混子英雄硬混,已經成了一種常態,甚至官方爲了迎合玩家,不得不出一個重開機制,讓某些只會一個位置甚至1-2個英雄的玩家也能輕鬆上分。

段位的含金量越來越低,個個分段具體的差距也越來越模糊,魚龍混雜之中的遊戲體驗也難有那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互相打的有來有往打的熱火朝天的場面了。

而造成現在王者段位含金量大跌的原因固然有玩家水平提升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卻是積分保星,送排位保護卡,以及五五活動這種推動玩家組隊,更是贏了加2星,輸了不掉星等等活動與重開機制日積月累搞出來的。哪怕是負勝率,只要參與了各個活動,遊戲局數夠了,也能照樣上王者,玩家戲稱這些王者爲“積分王者”。

這些依靠場次所給予的積分,各種活動與排位保護卡成爲王者的幸運兒或者肝帝的名氣甚至已經出了圈,成爲遊戲鄙視鏈中的一環。常常被人用來攻擊王者榮耀的競技性,畢竟在同爲MOBA遊戲中,英雄聯盟勝率低於50%不管打多少局,段位只能在白銀及以下打轉,而王者榮耀低於50%的勝率只要場次上去,就能打到最強王者。一度被人嘲諷爲,王者榮耀中只有兩個段位,王者以下,或者王者以上。

犧牲部分競技性提升娛樂性,這是遊戲公司做出的商業選擇,如果玩家來選,我們又會選擇哪一面呢?

欲知王者新鮮事,請聽下回再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