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橋妮

大部分人在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希望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半,組成幸福的家庭。但有時,由於我們生活圈子的受限,可能光在自己的交友圈內,沒有遇到那個人。

於是我們也人爲地創造出各種機會,來增加遇到另一半的概率。相親就是一個最常見的方式,男女都抱着對愛情和婚姻的嚮往,去互相瞭解和尋找。有些人,就有幸在相親的過程中,找到了那個對的人,執手走進婚姻殿堂。

也有一些人,費盡心思去找那個自己稱心的人,可一直不順,遇到的都是些不靠譜的,爲什麼?

34歲的小荷就是這樣,隨着年紀的增長,也步入了相親的隊伍。可前後相親了二十多次,每次都是無疾而終。

她常抱怨道,她遇到的男人沒有一個靠譜的?還經常有一些極品。在相親的時候要求她有房,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是本地戶口,長相漂亮等等。

她說相親對象大部分她都看不上,看上了幾個對方又挑三揀四,找個靠譜的對象也太難了。朋友問她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

她說找結婚對象,起碼對方要有房子,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本地戶口,長相也要差不多,最好再溫柔體貼一點。

發現沒,有些人之所以總是找不到靠譜的人,是因爲她一直奉行雙重標準。寬以待己,嚴以待人。我要求你是正常,你要求我那就是極品。

但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對等的,你對別人有要求,就該允許別人也要求你。單方面對你付出,並一無所求的只有你的父母。

我們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大多是人生觀,價值觀相似,所以你對物質要求較重,就不能怪對方也在這方面要求你。

這個世界有這樣的吸引力法則,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抱怨之前,請先想想自己。

女人決定嫁給一個男人,如果重點考慮的是物質方面的條件,那麼在男人背叛的時候,一味指責男人不忠於愛情婚姻,個人覺得是沒有多少底氣的。

因爲在一開始,你看重的就是這個男人的外在條件,而不是他的內心,他對婚姻的忠誠。你自己都沒有把忠誠放在第一位,憑什麼要求對方呢?

這個社會是現實的,看條件很正常,因爲人人都想過得輕鬆一點。但這個現實的社會也很公平,你想有所得,必然有所失,重要是你要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自身有實力,纔是硬道理。有經濟能力的人,在選擇另一半時,能更多地排除外在的干擾,注重自己的內心。能更好地看清對方這個人而不是物質條件。所以,沒遇到那個對的人是,不如自我修煉。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