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門當戶對”婚姻是現在越來越多人追求的目標,那些所謂“高價彩禮”、“上門女婿”慢慢的將不能順應這個時代。

從現在感情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但是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性,當我們越是在乎“門當戶對”婚姻,往往說明了我們對婚姻的渴望和憧憬,同時在我們刻意選擇的時候,這也是造成爲什麼大齡剩女、剩男的原因。

說起“門當戶對”肯定很多人的理解都不同,往往因爲家庭背景、個人的成長經歷、所處的環境不同,自古以來“門當戶對”的婚姻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如果刻意去找那肯定是沒有的,或許生活中你會經常聽到長輩說:“挑什麼啊,找個差不多的就可以啦。”對於偏執的人來說,差不多是不是意味着妥協呢?

對於這個話題今天我們從情感樹洞裏面找到一個讀者的案例,女主現年30歲單身未婚,家庭條件不錯,有個10歲的弟弟。最近通過親戚介紹相親一個獨生子女家庭的男人,後面竟然被對方以“門當戶對”給婉拒,女主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父母喫苦能幹,自己也有房子,肯定也不是那種拜金主義的女人,但是就是對方覺得不般配。經過本人同意,我們一起看看她給我的私信吧。

情感樹洞:

皓宇老師,我今年30歲單身,來自三線城市,工作體面月薪6000左右,父母身體健康,有個小我5歲的弟弟還在上學。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說,女人家有弟弟一定要謹慎娶,因爲很難分清是不是“扶弟魔”,說心裏話我也是深受這樣的思想之害。雖然和我家庭一樣,但是肯定不會出現那種情況。

我爸媽喫苦能幹,在老家縣城給我和弟弟全款各買了一套房子,弟弟也沒有任何意見,他畢竟現在還在上學,不急着談婚論嫁。更不需要讓我嫁給有錢人給他娶媳婦的那種說法。

但是我隨着年齡越來越大,親戚也都比較着急我的結婚問題,前段時間姑姑給我介紹個男人相親,據說他比我小2歲,家裏獨生子,有房有車,我感覺這樣的家庭就蠻好的,因爲家庭關係不復雜,以後婚後生活不是那麼難相處。反之有很多孩子的家庭,婚後真的很麻煩,生活瑣事想想都讓人頭大。

據媒人說我的基本條件對方還是比較滿意,但是當聽到我有個弟弟的時候,對方把倆人見面的時間一推再推。我性格比較直,啥樣的人這樣挑剔嗎?於是我找我姑姑要了他的聯繫方式,最終我們見面了,大家聊了很多,聊到婚後生活誰主內誰主外、性格方面等。後面聽到我有個弟弟,真的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最後我善意地提醒了他,我們是在相親,不是在給我弟弟相親,你問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經過一番的激烈辯解,他還是說我們不合適,他想找個“門當戶對”的女人。

當聽到他說這些,我真的很不爽,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思想固化那麼嚴重。他說我應該嫁給同樣有弟弟和姐姐家庭,對方男的沒房子更好,也間接幫了對方的姐姐,對方姐姐男人也輕鬆。這種男人也太搞笑了,我可沒他想的那麼偉大,他那麼偉大,也沒見他敢娶一套房都沒有的姐弟家庭。他說跟我說不清楚,我跟他才說不清,簡直就是氣死我了,太有偏見了。

換位思考下,如果我們家庭條件特別差,我會感覺我配不上他,有某些擔心和考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們各方面都還差不多,竟然說不“門當戶對”,難道有弟弟的女人就真的難嫁嗎?

皓宇情感課堂

相親男確實存在偏見,但是你的性格也是比較直接,但是想想一個人不瞭解你,有偏見也是正常的。有弟弟的女人難嫁這個社會現象不是一時存在的,想要更正這種偏見需要時間,也需要很多姐弟家庭傳遞出正能量的風氣出來。

從你反覆強調你父母方面,我真的很佩服,據我瞭解像你們這樣的家庭條件,父母往往都會把自己女兒嫁給有錢人,因爲這樣婚嫁的籌碼。

這個相親男也是比較厲害“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真的很高,因爲他條件不錯,娶個家庭條件差的,婚後還可以主導生活方式。但也許他父母要求比較高吧,比如要求女方有房。他選擇是否接受你,其實還是有顧慮,主要是擔心你所說的是否屬實,畢竟你太刻意表現強調你自己有房,跟其他有姐弟家庭各種不一樣。

魯迅說,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然而,正是因爲這份稀罕,才顯得“理解”有多珍貴。

婚姻需要“門當戶對”嗎?我覺得需要,門當戶對是對生活的嚮往,態度,和目標。

倆個人對生活的嚮往,和態度不合,目標不一致,相處起來肯定會很累。

所以,願你也能遇到那個“門當戶對”的人吧。

今日討論

你認爲有弟弟的女人難嫁嗎?#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