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五次戰役過後,雙方在戰場上形成僵持階段,爲了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當時雙方準備開始和談,不過由於美軍並未在戰場上喫太多虧,所以他們決心在戰場上佔據主動權以後在和談,好爲談判爭取足夠多的籌碼,當時志願軍根據上級的指示,堅持要打痛美軍,這樣才能爲和平奠定基礎,爲此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展開激戰。

爲了爭奪有利態勢,1953年夏,我軍制定了夏季作戰防禦,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放手去打,一定要大量的殲滅敵人,爲談判爭取有利條件,志願軍24軍的一個團制定號計劃以後,準備對附近的高地發起進攻,而當時駐守在高地上的是美軍第三師部隊,在我軍進攻下繼續頑抗,戰鬥進入到僵局之中,不過隨着我軍強佔了高地附近一處陣地,我軍開始佔據主動權。

爲了奪回這處陣地,美軍開始向着這處陣地猛烈進攻,而偏巧這個時候,我軍團部指揮同前面突擊隊失去了聯繫,正當焦急萬分的時候,只聽到步話機裏面傳來突擊隊的聲音,有大量的美軍正在準備高地繼續發起進攻,當時負責支援的是喀秋莎炮團,我們也知道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軍在二戰時期的裝備,雖然射程短,但是射速快,覆蓋面廣,火力猛烈。

雖然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接受了不少的蘇軍裝備,但是這種喀秋莎火箭炮的數量也不是很多,當時需要該炮支援的時候,一定要層層打報告,確認敵軍具有一個營以上的兵力才准許動用,當時負責進攻的團部將支援需求報告炮兵以後,炮兵也不敢擅自做主,這樣雙方的報告分別上報到了軍、師級指揮以上。

通過與突擊部隊的聯繫,確認了他們遭遇美軍集羣式進攻以後,喀秋莎火箭炮對着陣地的外圍來了一輪齊射,由於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兇猛的火力進攻,當時在高地上駐守的志願軍戰士紛紛跑出陣地觀看者絕無僅有的“盛況”,然而這一下是痛快了,後續的問題有來了,上級要求覈實戰果,不僅僅是要繳獲美軍的裝備,至少也要擡回一具美軍士兵的遺體。

不過就在戰士們打掃戰場的時候,還又有了意外收穫,在所有美軍遺骸中,有一個美軍士兵在火箭炮發射瞬間被震暈了過去,仗打完以後,被山上冷風一吹又醒了過來,志願軍戰士一下子就樂了,這下好了,不用抬死得了,直接活捉了一個,後來被送到了司令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