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相繼推出了不少喜劇類的節目,一大批中國的喜劇演員也跟着這一波風頭火了起來,其中就包括賈玲。作爲國內不可多得的喜劇女演員-賈玲,憑藉着自己多年的努力在中國喜劇屆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和沈騰搭檔合作的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也頻頻上了熱搜,兩人在節目中搞笑而又不失分寸的做派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衆所周知,賈玲師從馮鞏。爲了能在喜劇屆立足,不惜毀掉女生愛美的形象,並且經常調侃自己的外形,以帶給其他人歡樂和驚喜。也正是這一特立獨行的風格,讓賈玲在喜劇屆獨樹一幟。

和影視演員不同的是,喜劇演員不單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和好的劇本,還得有合得來的搭檔及團隊。想要走遠,靠自己一個人在喜劇屆折騰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有不少優秀的喜劇人就是苦於沒有合適的搭檔而逐漸淡出熒幕。在這一點上,賈玲就做得很好。

在2009年的時候,賈玲就創辦了自己的俱樂部,在2016年的時候,還創辦了北京大碗娛樂,簽約了一批藝人,更加鞏固了自己的團隊。而在賈玲的團隊中,就有一位喜劇女演員,也跟着火了起來,她就是張小斐。

衆人都說賈玲是張小斐的伯樂。和賈玲不同,張小斐外表靚麗,長相雖稱不上驚豔,但也不輸於影視演員。在喜劇屆,張小斐可以說是“女神”級別的人物,由於經常和賈玲搭檔,而賈玲又體型寬胖,兩人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相互襯托着對方,也相互成就者對方。

在顏值平均不太高的喜劇屆,張小斐算是比較出挑的,常常也因爲顏值被觀衆注意到,甚至也拿她和影視演員相比。其實,論出身,張小斐可是影視演員的科班出身,和現在火得一塌糊塗的楊冪及袁姍姍是同班同學。

張小斐是東北人,具體的家境到底多雄厚不太清楚,只知道家境比較殷實,在張小斐11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到了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學習了舞蹈。從小張小斐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不僅能歌善舞,長相清秀,而且可以經常登臺表演,親戚和老師們都很喜歡她。

在張小斐15歲的時候,就進入了中國武警文工團,和其他還在埋頭苦讀的同齡人相比,張小斐確實是一個幸運兒。而在19歲的時候,還順利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這次她選擇的是表演系,讀大二的時候,張小斐還主演了抗日電影《烽火歲月》。雖稱不上是大戲,但也爲張小斐的演藝道路開了一個好頭。

本以爲自己的演員之路要真正開始了,和其他即將畢業的學生一樣,張小斐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了希望,也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像師哥師姐們一樣,成爲國內有名的演員。只是,魚龍混雜的娛樂圈哪有想的那麼容易,想要在立足光有夢想有抱負,有北電的文憑是遠遠不夠的。

多年後回憶起畢業的那段歲月,張小斐還說道:自己就像是早餐攤上的一屜包子,剛畢業時還是冒着熱氣的,但天涼的很快。

其他一些同學放下了心中的傲氣,開始到一些小劇場,接一些小配角來演,陷入迷茫的張小斐則在老師的建議下,考入了中國廣播藝術團

與經紀公司相比,廣博藝術團更爲“純淨”些,主要是以團體藝術爲主,其中包括,民樂團、合唱團、說唱團等。團內還聚集了大量的優秀表演藝術家,馬季、李金斗、鞏漢林、馮鞏等相聲小品大師,他們出衆的才華博得了觀衆們的喜愛和支持。

剛進團裏的張小斐在最開始是一名主持人,偶爾也參演一些影片、電視劇等,只是長期呆在喜劇氛圍濃烈的藝術團中。張小斐逐漸的被這種輕鬆愉快的表演方式所吸引了。後來正式拜馮鞏爲師,開始學習喜劇表演。

2012年,同樣是馮鞏的徒弟的賈玲在籌備一個小品《女人n次方》,這個小品想拿到北京電視臺的春晚舞臺做節目,可缺少一位有表演天賦的女演員,聽起來這不就是專門爲張小斐準備的嘛。在師傅馮鞏和師姐賈玲的雙重鼓勵下,張小斐出演了這部小品,並且正式走上了喜劇演員之路。

在這之前,張小斐還出演了《飛天》、《敢死隊》等影視劇。首次演小品就如此成功,除了師傅和師姐帶得好,自然也是因爲張小斐有很好的表演基礎。

2015年,張小斐和師傅馮鞏及高曉攀搭檔,出演了小品《小棉襖》,這個作品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這也是張小斐首次登上春晚舞臺。此後,張小斐逐漸在喜劇屆嶄露頭角。

同一年,作爲賈玲團隊的一員,張小斐參加了《歡樂喜劇人》的第一季,賈玲火了,張小斐也跟着漸漸有了名氣,次年,賈玲創辦了北京大碗娛樂公司,張小斐成爲公司簽約的第一人。不得不說沒有賈玲的帶領,或許還真的沒有現在的張小斐。據有心人統計,從《歡樂喜劇人》的第一季到第三季,張小斐前前後後出演了將近20個小品。

不得不說,賈玲真是一位有愛有心的“大姐大”,經常在節目表演完畢後,介紹自己的團隊,以至於隊裏的成員能有更多的曝光度。

2016年,賈玲又帶領着北京大碗的隊員們參加了《喜劇總動員》的節目錄制,其中有一個作品《你好,李煥英》讓張小斐真正的火了一把,儘管這把火燒的時間不太長,但讓張小斐的名氣有了一定的上升,後來和杜淳組合成功殺進了決賽。這讓張小斐再一次展露了頭角。

隨後,張小斐參演的小品越來越多,走的舞臺也越來越多。2018年-2020年,連續3年,張小斐都依附着賈玲的團隊而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而大家也漸漸習慣了在賈玲的身邊,常常能看到一位和她身材長相形成強烈反差的張小斐。

有人說張小斐在小品中裝瘋賣傻,嚴重影響了在觀衆心目中的形象,也有人說,那只是表演喜劇的一種形式,就好似容嬤嬤那種“反派形象”,通過演繹不同角色的人物而呈現不同的作品。有人說,是賈玲捧紅了張小斐。其實,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師傅馮鞏和師姐賈玲對於張小斐的幫助肯定不假,可若張小斐自己不成器,相信師傅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成就徒弟的事業。

如今,國內的喜劇逐漸走向多元化,在此期待能夠有更多更好的喜劇人繼續帶給大家歡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