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貌似學習這個詞語一直都是我們比較崇尚,古時候的“三更燈火五更鳴,正式男兒讀書時”,還有“鑿壁偷光”等。古代十年寒窗苦讀考取功名,現在高考爲每位學子提供改變命運的機會。隨着近些年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越老越多的學生開始走向國外,學習技能提升自己,將來回國報效祖國。

在我國教育發展初期,爲了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國家會提供公費出國學習的機會,與更多的人接觸學習,才能學習到更加先進的技術,才能建設我們的祖國。這次選人總共用了八年的時間,全國範圍內一共選擇了有四百名學生,他們出國學習的費用由國家全部承擔,但那個時候因爲沒有像現在公費留學必須簽署學習回國的協議,所以當時的那一批同學,有的學成後回來報效祖國,也有一部分選擇留在了國外,並且更改了自己的國籍。而袁鈞英也是當時出國留學的一員,恢復高考後,她參加了高考,當時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她被複旦大學錄取,學習的是生物化學專業,在大學期間袁鈞英學習也是非常刻苦用功,因此也被推薦加入了這次留美的精英計劃。

袁鈞英也確實是非常愛學習,而且肯刻苦,在到了美國之後,她知道自己身負着重任,所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後她獲得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雙博士學位,這樣的學歷即使在現在拿出其中之一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但袁鈞英在畢業後,並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留在了美國成爲了一名終身教授,並且更改了國籍。因此不少人也說袁鈞英有些忘恩負義,國家花費了重金培養她,最後卻選擇離開自己的祖國選擇在他國發展。不過袁鈞英也確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現在也已經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權威性,是一名國際上較爲承認的專家。但是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由國界的,雖然袁鈞英成績突出,但說到她的出身仍有不少人看不起她,畢竟“忘恩負義”的“帽子”是有些難以摘下去了。

不過仍然有很多在國外學成歸來後,爲我國做出了很多貢獻的人,例如錢學森,他頂着重重困難回到祖國,在國家技術並不發達的時候讓我們真正的變得強大起來,還有很多學子一心報效祖國,回國後奉獻自己。雖然袁鈞英的做法確實是有些讓人心痛,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如何選擇也是她自己的權利,目前也有很多研究成果讓她成爲了國際權威,也爲不少了做出了她應該做的貢獻。不過希望每位公費出國留學的同學還是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學有所成後回國報效祖國。

大家是如何看待袁鈞英的選擇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