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7日上午,路遙在完成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不久,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在他去世前,他的妻子林達跟他離婚,並且他的兒女也被前妻林達帶到了北京。那麼,白髮人送黑髮人,路遙的母親生活得怎麼樣呢?

兩位母親

作家路遙,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他有兩位母親,一位是他的生母,另一位是他的養母。雖然路遙英年早逝,但是他的生母馬芝蘭老人晚年尚有7個子女陪伴,並不孤單,晚年生活還是比較美滿。2011年3月26日,路遙的生母馬芝蘭老人壽終就寢,這距紀錄片《路遙》播出只有兩天時間,距當年12月3日路遙紀念館開館的時間也不長。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路遙的養母,一位路遙身後被遺忘的母親。

偉大的母親

路遙的養母是一位一直被遺忘的母親,不僅她沒有參加路遙的葬禮,而且連她的名字也不爲人知。她實際上是路遙的大媽,也就是親伯母。她17歲的時候,嫁給了清澗縣石嘴驛的王家,生育過3個孩子,但都不幸夭折。在路遙7歲的時候,路遙被過繼給伯父一家。他的大媽與大伯給他取了一個很能表達愛國之情的名字——王衛國。

路遙過繼來就到了上學的年齡,那時候,他的大媽家也很窮,但是他的大媽卻說:“我就是要飯也得供娃上學。”最後。路遙如願以償的上了學。後來,到路遙上初中時,大媽家裏更窮了,大媽爲路遙上學也真的要飯了。

那時候,上學是自帶乾糧的。從路遙的家裏到學校有50里路,大媽爲了不讓路遙餓着,挎個籃子一走就是幾十里路,籃子裏裝着紅薯、南瓜,還有摻着糠的窩窩,紅薯、南瓜是大媽在房前屋後種下的,做窩窩的面則是大媽向村裏的討來的,正因爲有了這些東西,路遙纔沒有在城裏的學校斷頓。這一切像極了《平凡世界》裏的孫少平,可見作品中有很多作者路遙自己的影子在裏面。

正是路遙養父母的艱辛付出,才把路遙送進縣城中學大門,實際上爲路遙的人生打開了一扇連通着一個更爲廣大的世界的大門,開啓了路遙不一樣的人生。

被遺忘的母親

從兒子路遙從生病到去世,沒有人告知過她。直到村裏的一個小女孩在電視上得知路遙去世的消息後,告知了她。她頓時覺得像天塌地陷一般,兩眼一黑,栽倒在炕上。大媽哭着喊着去西安,在路上卻被攔截了回來。大媽說:“我的心從那會兒就被掏走了……”據悉,路遙去世後,治喪委員會決定接路遙的父母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最終不知何故老人沒有被接來。

結果是欣慰的

路遙去世後,路遙養母的命運和生活狀況引起了人們的關心。陝西作協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除一次性撫卹金外,每月定期還給老人以經濟補助,有時還派人去陝北看望老人。除此之外,西安一家雜誌社向社會發起募捐活動,募集到資金15000元,比較貼心的是這筆並沒有全部發給老人,而是由縣民政局設賬管理,每月發放,並且保證老人本人領取。就這樣,路遙養母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還是蠻令人欣慰的。

路遙走後,老人家總是坐在家門口,望着遠方,似乎在等兒子回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