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後,一批日軍的甲級戰犯被處以死刑。其中有一人是日軍中將,在日本軍界被公認爲帥哥,在日軍無條件投降後,被麥克阿瑟點名槍斃。長得帥也有錯嗎,其實還有其他原因。此人叫本間雅晴。

本間雅晴,出生於1887年11月27日,日本新潟縣人。日本人的個子普遍比較矮,超過1米7的,就是大個子,而本間雅晴卻有1米8的身高,他風度翩翩,相貌英俊,在日軍指揮官中顯得鶴立雞羣。

本間雅晴還是個“文藝青年”,對於寫詩還有不小的造詣,對各種新式文化也是頗有研究。他曾留學英國牛津大學,號稱軍中英語第一,愛看西方電影,在戰爭期間作畫、寫詩,有“詩人將軍”的綽號。

因爲有才有貌,本間雅晴在日本軍界被公認爲帥哥,有多位日本當紅女藝人曾和他傳過緋聞。本間雅晴畢業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期、日本陸軍大學27期畢業,在日軍中從一名少尉,一直升到了中將師團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本間雅晴作爲第14軍司令官,負責進攻新加坡,他的對手就是麥克阿瑟。由於當時的美軍主張先歐後亞,日軍順利佔領了新加坡。

巴丹半島投降的7.8萬多名美菲聯軍戰俘在日軍士兵的押運下,前往120公里以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120公里並不算遠,但對於連續幾個月沒有補給的美菲聯軍而言,真是苦不堪言,他們整整行軍了6天。

在這6天的行軍中,美菲戰俘們遭到日軍肆意毆打、侮辱和屠殺,沒有食物和水,因飢渴而死和遭日軍刺死、槍殺者達1.6萬多人,被稱爲“巴丹死亡行軍”。戰俘們到達戰俘營後並非擺脫了死亡,由於日軍的虐待,此後兩個月內又死去2.6萬名戰俘。

麥克阿瑟一直記住了這個仇恨,他一心要把殺害美軍的劊子手本間雅晴給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美軍在新加坡將本間雅晴抓獲,麥克阿瑟幾乎想都沒想就要求判處其絞刑,而且是立即執行。但後來有人證實,“巴丹死亡行軍”的罪名不能完全算在本間雅晴一個人的頭上,最終,本間雅晴被免除絞刑,而是以槍決代替。1946年4月3日,本間雅晴被執行槍決,時年59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