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之际,爱沙尼亚导演埃尔莫·纽加农所拍摄的电影《1944》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处于战争夹缝中爱沙尼亚人命运的电影。西有纳粹德国,东有苏俄,爱沙尼亚处于亡国灭种边缘不幸被被卷入战争,对爱沙尼亚人来说,1944年是充满了血与火的年代,是爱沙尼亚人心中永远的烙印,一道抹不去的伤痕。

影片故事发生在二战后期,苏联进行反攻,将德军一路从东欧边境赶回德国。在二战中数次被苏军和德军来回碾压的爱沙尼亚,最后落入红军手中。在这场战争中,正如片头所示,共有55000名爱沙尼亚人加入苏俄红军,同时也有72000人加入德军。生于同一片热土的爱沙尼亚人不得不开始了一场不属于自己国家的战争,却各为其主同室操戈,显得这十分荒谬而残忍。

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一边是穿着纳粹军服拿着MP40冲锋枪;另一边是打着红军绑腿,开着T43坦克……同胞们之间两军队互相残杀,不是为了伟大理想,也不是为得希特勒或斯大林的至高荣誉,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自由。战争的屠杀,权力的高层得到了利益,而作为炮灰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和人性。虽然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爱沙尼亚人或许只想一个安宁的生活,但战争的洪流袭来,却容不得他们的选择。

影片前半段围绕着一名加入德国党卫军的爱沙尼亚青年卡尔,以主人公的视角而展开。卡尔和战友们在坦能堡防线上为抵御苏联进攻而英勇战斗。在炮火的间隙,卡尔拿出纸笔信写给唯一的亲人妹妹,而其余家人被送往西伯利亚三年多了,至今生死未卜。

卡尔的战友们多数是志愿参军,因为国仇家恨。他们身穿德国党卫军的制服,和纳粹一起与苏俄作战,当家园被强权铁蹄践踏,与亲人的生死离别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异常勇猛。

卡尔和他的战友们虽然参加了德军党卫队,但他们不是纳粹。拒绝向希特勒致敬,对元首的照片表示不屑与嘲弄,他们只是借助德军的力量来对抗苏联而已。在撤退途中,卡尔冒着飞机扫射的危险救助逃难人群中的小女孩,深感民族的苦难。

影片中卡尔的分队遇到了一场与苏联红军队伍的遭遇战,这支队伍同样是由爱沙尼亚人组成,卡尔死在了同胞的枪口下,杀死卡尔的士兵名叫尤里,是卡尔的老乡。战场上身穿不同制服的双方举枪相向,似曾相识的面孔也阻止不了对方子弹出膛。这时尤里的脸上写满了悔恨,他呆呆望着卡尔的遗体时,发现了卡尔口袋里的信,然后拿起信件藏进自己的上衣里。

随着卡尔的死亡,导演巧妙地把视角转移到了同样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苏军这边。尤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卡尔送出那封信,尤里告诉卡尔的妹妹艾诺,他在埋葬卡尔时发现了这封信,而对于谁杀死了卡尔,尤里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真相。

1944年11月,苏联与德国在瑟尔韦半岛的战斗接近尾声,尤里所在的部队在一次行动中发现几位被德军强征入伍的孩子,他们惊慌失措地大喊着:“别开枪,我们是爱沙尼亚人。”而苏军的政委却下令枪决这些“投靠敌人的苏维埃公民”,尤里拒绝执行命令,政委举起枪不由分说地打死了抗命的尤里,但政委也倒在了尤里愤怒的战友枪口下。

影片的结尾,战友将尤里写的信交给了艾诺,信里有尤里要告诉她的一切真相。影片中两位主人公,两次死亡,两封信,导演从两个视角历史再现了爱沙尼亚人被强权裹挟自相残杀的1944年。

如今的爱沙尼亚,犹如一丛丛矢车菊盛开在波罗的海东岸,深深的土壤之下,默默流淌着这个国家饱经风霜的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一部好的战争影片就是这样,无需史诗般的战争场面,无需好莱坞般地宣扬英雄,而是真真实实的点燃历史中的这一束摇曳的火苗,让世人记住在二战中有这么一些普通人的经历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