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壺(1913—1976),即陳子莊,著名國畫大師,善山水、花鳥、書法、篆刻、詩詞等。原名富貴,字子莊,號南原、下里巴人等。早年在成都等地賣畫。陳子莊自幼習畫,受齊白石、黃賓虹啓發。中年生活坎坷,仍作畫不輟。1988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遺作展轟動畫界。曾任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四川省政協委員。

抗日戰爭前,齊白石、黃賓虹先後寓居成都,石壺因得到他們的教誨而眼界大爲開闊,同時上窺朱耷、石濤、吳昌碩諸大師的藝術精奧,從而決定了他的藝術走向。

石壺善於化繁爲簡,喜用簡淡之筆描繪物象,構圖簡略隨意,卻常出乎意料,而令人玩味不盡。平淡無奇的場景,簡略至極的房舍,平入直出的樹木,三五疏散之線構成的崖岸,等等,相對於許多人的精心構置而言,全是不經意的“偶得之作”。他曾說:“最好的東西都是平淡天真的。”還說:“我追求簡淡孤潔的風貌,孤是獨特,潔是皓月之無塵。”

石壺的作品,如果同有“天滿一星”稱譽的黃秋園晚年巨幅作品相比,則黃秋園是做加法,而石壺是在做減法,減而愈減,達到了形象之淺近單純,筆墨之洗練簡賅。

他的繪畫技法和思想有別於師門授受的沿習傳統,而是直接取法於民間畫工,堅持用民間畫工的技法對傳統文人畫進行技法上的改造,從而形成了他別具一格的筆墨語言和繪畫風格。他認爲與“官方”繪畫傳統完全不同的“在野”的民間繪畫傳統。他曾說:“最好的東西都是平淡天真的。”還說:“我追求簡淡孤潔的風貌,孤是獨特,潔是皓月之無塵。”簡淡是中國藝術的至高境界,所謂燦爛之極復歸平淡,是藝術也是人生的體驗。

石壺筆下的山水,情隨景遷,一圖一境,一境一意,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令人醉心的田園風情。時見山村籬落,牛背斜陽;水畔農家,肥豬滿圈;山城一角,人影行於夜間燈火之中;山區小學,幼童絡繹於校園內外;竹林茅舍,雄雞唱曉;山村夜讀,一燈瑩然;春江歸漁,桃花紅而遠山黑;西山晚照,桐林黃而暮山紫;綠樹人家,青瓦粉牆隱於濃陰翳翳;雨後桑園,一片青翠擁簇茅屋三五;雙舟輕渡,水淺而涉明;夕陽柳堤,水溫而樹茂等等,無不以細膩深摯的感情,創造了平凡而清新的畫境。

陳子莊的傳世作品,凡是真跡,畫面構成均十分講究,題款的位置、內容、書法都考慮得十分周密,用印的大小、朱白、位置也往往無懈可擊。筆墨外似粗放內實精密嚴整,筆筆生動,物象造型準確,鮮活有趣,與用筆用墨的結合恰到好處。僞作則一味胡塗亂抹,作瀟灑荒率狀,筆墨之間沒有內在韻律,散亂無趣,題款書法尤其敗亂。其實,陳子莊的作品很難仿作,那種亂中有整、蘊藉瀟灑的用筆極難摹仿,尤其是淳正厚重的氣息、雍容大度的境界,平常人更難以望其項背。

聲明:本平臺是用於學術交流與討論,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